迷人的葡萄酒,炽烈的红色,迷倒了一大批人,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发掘了葡萄酒的魅力,认识到葡萄酒的美味。但是,在之后几千年的发展中,东方跟西方对于葡萄酒态度不同、氛围不一,从而导致衍生出不一样的葡萄酒文化。

一、葡萄酒的起源

关于葡萄酒的起源,众说纷纭。但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至少在7000多年前,人类就已经饮用葡萄酒了。据考古资料,较早栽培葡萄的地区是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其南岸地区。大约在7000年以前,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也开始了葡萄的栽培。在这些地区,葡萄栽培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采集野生葡萄果实阶段,野生葡萄的驯化阶毁,以及葡萄栽培随着旅行者和移民传人埃及等其它地区阶段。

二、历史回顾

葡萄酒可以说是世界上历史较悠久的酒了,它的历史超过一万年,因为葡萄极容易自然发酵,人类的祖先从葡萄的自然发酵中发明了现代文明之一的发酵技术,据考古资料记载,大约在7000年前,葡萄开始在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栽培,后来传至埃及、希腊。在埃及的古墓中发现大量的浮雕,清晰地描绘出古埃及的栽培、采摘葡萄和酿制葡萄酒的情景,这是葡萄酒酿制的开始。伴随着希腊海外殖民地拓展,葡萄酒传到黑海及地中海沿岸各地,包括意大利,法国及西班牙等地。罗马帝国在扩张的同时将葡萄的种植向北传播到欧洲各地。葡萄酒除了被用来作为祭祀的用品,也作为饮品,葡萄酒是耶稣圣血的象征,在天主教的宗教仪式中,葡萄酒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罗马帝国灭亡后,教会的力量,对葡萄酒的发展扮演重要角色,有赖教会的努力,葡萄不仅在地中海区域普遍地种植,而且被带往北部天气严寒、葡萄生长困难的区域,意外促成了寒冷气候区葡萄酒业的发展。17、18世纪商业的勃兴,促成了中产阶段的兴起,也为葡萄酒提供了一个广大的市场。玻璃瓶与软木塞的普遍使用,让波尔多及勃良第等地开始生产品质卓绝的久存型葡萄酒,19世纪中白新大陆传进欧洲的根瘤蚜虫病几乎完全摧毁了所有欧洲的葡萄园,这是有史以来遭受的较大灾害,只在法国就有两百五十万公顷的葡萄园受到殃及。80年代,才找到根绝的方法:将欧洲种葡萄嫁接到美国种葡萄上,因为美国种葡萄树根不会受蚜虫的侵扰。有关葡萄酒酿造,法国细菌学家巴斯得也在十九世纪开始科学性的研究,使得酿造技术大幅提升。20世纪在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上有长足的进步,不仅酿造的过程更能精确控制,而且发展出各种新式的酿造方法,让欧洲以外的新兴葡萄酒产国在葡萄酒业快速成一长,成为欧洲葡萄酒的主要对手。但另一方面,葡萄园的天然环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法国从1936年建立AOC法定产区管制系统奠立欧洲葡萄酒业保存传统葡萄酒的基础,地方风味得以延续。

三、酿酒工艺的对比

现阶段我国的葡萄酒企业的酿酒工艺、技术水平与世界同步。无论是像张裕、王朝、长城等大型葡萄酒企业,还是诸多名不见经传的中小型葡萄酒企业,酿造葡萄酒的设备,生产葡萄酒的工艺技术,酿造葡萄酒的原辅材料等等,基本上都是与国际同步的,大都引进的是国外较先进的设备,较先进的技术,较先进的辅料。如华夏率先在国内采用新型无机过滤技术,引进了国际较先进的高科技环保型德国赛多利斯公司的卷式错流过滤设备。这种工艺设备不仅降低了葡萄酒在处理过程中能源的损耗,也进一步提高了葡萄酒品质。可以说在技术和设备上,国产葡萄酒已近接近或者等同于国际水平。而且,张裕、长城和王朝等领军品牌逐渐切入国际葡萄原酒市场,进行国外葡萄酒厂的收购或者参股更是一步到位地得到国际一流的技术与设备。

此外,亚洲的葡萄酒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世界在校和培养学生较大的葡萄酒专业人才学府之一,同时,我国多所农业院校或开设葡萄酒工程学科、或开设葡萄酒研究机构、或与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酿酒人才,为中国葡萄酒行业的科技进步奠定了人才和技术基础。在技术规范方面,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完善,逐渐与国际接轨。自2003年起,国家正式废除了半汁葡萄酒的标准,禁止企业生产含水的葡萄酒。这意味着葡萄酒业向规范化又迈出一大步。《规范》在许多方面有较详细和系统的规定,如对葡萄汁按中途抑制发酵葡萄汁、浓缩葡萄汁和焦糖葡萄汁三类进行定义和说明。对特种葡萄酒也按利口葡萄酒、冰葡萄酒和山葡萄酒等10类一一定义说明,且在许多地方参照国际葡萄和葡萄酒组织的标准,与国际接轨是大势所趋。《规范》的出台将促进葡萄酒行业的有序竞争和良性发展。而2008年正式实施的新标准是广泛参照了国际葡萄酒标准制定的,作为强制性标准并增加了根据含糖量进行的分类和感官分级评价的描述,将有力推动中国葡萄酒国际化进程。其中对年份、品种、产区等概念的明确定义也是规范性企业期盼已久的。

四、酒文化核心的差异

酒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与文化一样,由于历史背景、生活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思维模式等的不同,在中西方呈现出其风格迥异、异彩纷呈的民族特性。现在仅从酒史、酒器、酒礼及酒德四方面对中西方的酒文化进行粗浅的对比。

酒史方面中国自古以来无论祭祀、加冕、喜宴、聚会还是政治斗争,都离不开酒。我国的酒史源远流长,是世界前列大酒国。西方国家以葡萄酒和啤酒着称。有人认为葡萄酒和啤酒首先是在西方国家发现并酿造的,中国葡萄酒和啤酒的产生和规模生产都比外国要晚。1996年,西方考古学家在伊朗发现,人类于七千年前饮用葡萄酒。美国考古学家也证实,在扎格罗斯山脉一个石器时代晚期的村庄,发掘出一个罐子,这个罐子产生于公元前5415年,里面有残余的葡萄酒。

酒器方面酒器是指盛装酒的器具。酒器的历史与酒的历史同样悠久且种类繁多。酒器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酒器的生产技术、材料及外形可以反映出当时一个国家的经济及文化发展水平。中国人历来就十分重视酒器的使用,形状各异、色彩缤纷的酒器使人们在饮酒的同时也能得到美的享受,同时也反映出了中国艺术文化的独特魅力。西方的酒器虽然没有中国这么丰富,但也有其特色,而且,西方人讲究在不同的场合,饮用不同的酒,要选用不同的洒杯,像葡萄酒杯、白酒杯、白兰地酒杯及香槟酒杯等。此外,西方酒杯的制作讲究轻薄透明,因此其酒器多为玻璃和水晶制品,以便于欣赏酒的色泽,进而判断出酒的档次高低。西方人喝酒时习惯玩弄酒杯,让酒在杯中回旋,因此,西方酒杯的外形大都是窄口宽肚,不仅美观大方,而且轻巧实用,在保留酒香的同时还避免酒的溢出。由此可见,中国的酒器形象、优美;西方的酒器轻巧、方便,虽然差别比较明显,但各有其文化特色。现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传统的酒器已经少见,西方的酒器开始在中国受到欢迎,这也是我们提倡的文化融合的一种体现。

酒礼方面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重视礼数,礼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酒不成礼,酒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自然与礼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把与酒有关的礼数称为酒礼。时至今日,人们仍然遵守着这些饮酒的礼节,只是更加宽泛、灵活。人们随时都町以邀亲朋好友来聚会,而且在聚会时也不再先敬天、地、鬼、神,但还会分等级和场合来敬酒。中国人喝酒注重人,讲究气氛,倒酒时要以满为敬,喝酒时要以干为敬;碰杯时,晚辈或下级的酒杯要低于长辈或上级的酒杯;敬酒时,晚辈和下级要主动,还要说敬酒词;有些地方还存在严重的劝酒现象,喝到不醉不归等等。与中国不同,西方的酒礼没有如此繁琐的讲究,他们喝酒在于调动各个器官去品酒,享受其中的美味。首先,在西方国家,上酒有一定的顺序,依次是:开胃酒、主菜佐酒、甜点酒和餐后酒;此外,在酒宴上,喝酒的气氛比较缓和,从不猜拳,高声叫喊;斟酒提倡至酒杯的三分之二即可;敬酒选择在主菜之后,甜菜之前,而且要高举酒杯,注视对方以示敬意,有时也会说一些祝酒词,但不存在以干为敬的现象,也从不劝酒。

论东西方对葡萄酒文化差异如上,可以见到其实东方跟西方在对待葡萄酒文化上的差异是非常大。正是因为这种明显的差异,也让东方跟西方葡萄酒有着不一样的发展。现在西方葡萄酒成为世界主流,其影响力也要比东方葡萄酒更胜一筹。

jiuku365.COM精选阅读

土耳其的葡萄酒文化


土耳其是一个穆斯林国家,这个民族基本上没有喝葡萄酒嗜好,但是其历史学家却认为,葡萄酒的酿制工艺起源于6000年前的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地区。而且据《圣经》记载,传说大洪水将诺亚方舟冲至安纳托利亚东部的阿勒山之后,方舟上的一只山羊将一个人引领到一块长满了野葡萄的斜坡上,落地的野葡萄经与雨水结合发酵后飘出阵阵酒香味,于是他受启发成了世上第一个葡萄酒酿造者。据史书记载,在土耳其附近海域从事航海较早的腓尼基人,在爱琴海和地中海沿岸地区贩运葡萄酒而致富的。尽管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在他们统治的时期里,严禁穆斯林臣民喝葡萄酒,但葡萄酒酿造工艺却得以在当时的希腊人和亚美尼亚基督信徒社会中流传下来。以后,随着奥斯曼帝国的消亡,数百万掌握葡萄酿酒技术的少数民族的举家外移,几乎使得土耳其的葡萄酿酒技术失传。土耳其是一个葡萄种植大国,全国的葡萄种植超过100万公顷,号称世界第四大葡萄生产国。由于土耳其日照充足,土壤肥沃,生产的葡萄糖分高,口感好。土耳其盛产葡萄的地方叫卡帕多齐尔,这个地区地貌奇特,它由奇怪的火山石构成。当地依旧保留有许多古老的教堂,教堂的地窖据说是当年早期的基督徒用来藏匿他们酿制的葡萄酒的地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土耳其人希望在土耳其这个葡萄酒的发源之地,重新唤起人们喝葡萄酒的风气,他们尤其希望通过鼓励人们喝葡萄酒来减少并替代当地人爱饮烈酒的不良习俗。

唐朝——灿烂的葡萄酒文化


唐朝是我国葡萄酒酿造史很辉煌的一段时期,葡萄酒的酿造已从宫廷走向民间,葡萄酒在内地开始有较大的影响力。《太平御览》记载,唐贞观13年(公元640年),唐军在李靖的率领下攻破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唐太宗从高昌国获得马乳葡萄种和葡萄酒酿造法后,不仅在皇宫御苑里大种葡萄,还亲自参与葡萄酒的酿制。酿成的葡萄酒不仅色泽很好,味道也很好,并兼有清酒与红酒的风味。李白十分钟爱葡萄酒,他在《对酒》中写道:“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账底奈君何。”记载了葡萄酒可以像金叵罗一样,作为少女出嫁时的陪嫁物,可见葡萄酒在当时已经普及到了民间。在唐代的葡萄酒诗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王翰的《凉州词》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作为盛唐时期的边塞诗,整首诗充满着一种必胜信念的盛唐气度,表达出一种涵盖一切的气势,同时也作为千古绝唱载入中国乃至世界葡萄酒文化史。

摩尔多瓦葡萄酒文化


摩尔多瓦有5000多年的酿酒历史,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且古老的葡萄酒酿造传统工艺,但它出产的葡萄酒相比其波尔多、勃艮第这些产区的葡萄酒来说实在是太“默默无闻”了。不过就算如此,摩尔多瓦葡萄酒也逐渐地在国际舞台上表现自己,除此之外,摩尔多瓦(Moldova)还有着“葡萄酒王国”的美称。

摩尔多瓦位于世界葡萄酒起源和发展的必经之地——黑海的沿岸,这里的人民在数千年前就与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结下了深深的不解之缘。摩尔多瓦是国际葡萄酒组织(OIV)的五个创始国(其余四国为: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中最古老的葡萄酒生产国。

摩尔多瓦与波尔多、勃艮第所处的地理纬度相似,这大概就是它能生长出优质葡萄的原因。摩尔多瓦位于罗马尼亚和乌克兰之间,面积很小,75%以上的土地都是适合葡萄生长的黑钙土,众多丘陵山谷纵横交错还有黑海带来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摩尔多瓦种植葡萄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这里是世界上葡萄园最密集的国家,摩尔多瓦人有四分之一都是酿酒师。

摩尔多瓦当地葡萄酒甘甜度适宜,醇厚润泽,口感极佳。其红葡萄酒具有独特、奇妙的香气和味道,属于野性奔放型;白葡萄酒清新易饮,并且价格亲民,大小餐馆中的葡萄酒一般都在2-3美元之间,甚至比啤酒、矿泉水还要便宜;超市的多种酒品价格均在15-25人民币。自古以来,摩尔多瓦就被俄罗斯沙皇誉为“俄罗斯的酒窖”,在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中拥有很高声誉。时至今日,摩尔多瓦葡萄酒在全世界也开始备受热捧。

摩尔多瓦还有着一个令世人叹为观止的克利科瓦(Cricova)地下大酒窖,酒窖全长280公里,是摩尔多瓦葡萄酒博物馆,更堪称欧洲乃至世界第一大珍品酒窖,共收藏了本地和世界各地共653个品牌的收藏珍品葡萄酒,总数达150万瓶。

葡萄酒文化之“草根”与“皇家”


一张法国总统奥朗德喝葡萄酒的照片使不少中国行业人士大跌眼镜,照片中奥朗德的持杯动作,竟然是十分“粗俗”地用五根手指抓着杯腹,而不是精英杂志画面里的那样优雅地捏住杯柄。据媒体报道,奥朗德当时还曾这样表达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让那些谈礼仪、讲规矩的侍酒师们去中国吧,法国人不需要他们!”济南一家规模较大的酒业公司的职业经理人谈到这件事时笑道:“奥朗德出身于社会下层,没有接受过贵族教育,根本不懂法国上层社会的礼仪!”或许这位经理人因为“赴法签证”问题而迁怒于奥朗德,拒签过节姑且不表。但这让笔者联想到,前几年曾有媒体就中国消费者喜欢用可乐、绿茶兑饮威士忌一事询问芝华士首席调酒师科林·斯科特(ColinScott),他的回答颇具市场哲学:“其实喝威士忌没有特定的规矩,只要自己喜欢就好,喝得开心喝得尽兴最重要”。科林·斯科特的这段话既体现出世界级大企业对个体消费者的尊重,也悟出了酒文化的真谛。“酒”这种传统的农产品之所以能逾千年而不被淘汰,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能带给人愉悦,无此核心价值,酒产品的整个商业链条不可能运转至今。既然人们饮酒是为了愉悦,只要无碍于唇舌获取美酒的香醇,至于饮用的方式,每个人依喜好不同完全可自由决定:一口干杯牛饮而尽也可,数次轻酌细品其味也可,只要喜欢,又何必去顾忌那些人为强加的条条框框呢?人各有所好,就连香港影星、大美女关之琳还喜欢吃臭豆腐呢,在饮酒这个仅仅关系自己愉悦与否的问题上,“高兴”就是唯一的判断原则。葡萄酒市场能有今日之气象,得益于进口商、经销商以及各方媒体持续的消费引导与教育普及。但如今这个行业却被一群不食人间烟火的“侍酒师”或“葡萄酒大师”带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总试图强迫消费者遵守诸如“一观、二闻、三品”等程式化、神秘化的条条框框,并美其名曰为“葡萄酒文化”。更有趣的是,大多数的企业主还深信这些通晓两种语言的“文化专家”可以帮他“愚人创造了这个世界,而智者不得不活在其中。”既然消费者中很少能有人通过“宝石红”“樱桃红”“砖红”等细微色差分辨出年份,那品酒步骤中的“一观”到底要消费者观察什么呢?难道“宝石红”与“樱桃红”的口感差异真的足以能让消费者从椅子上蹦起来吗?若一杯葡萄酒已醒好,笔者相信在从桌子到嘴巴之间这一秒钟的时间里,即便是五根手指抓住了杯腹,人手的温度对酒的影响也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如此来看,侍酒师们制定的这些规矩,到底意义几何呢?有人反驳道:“如果鼓励大家随便来,‘甜点搭配干酒’的荒唐事儿也成了正确的真理!”你尽可以告诉消费者“陈年酒需要醒酒”“海鲜搭配白葡萄酒”“开瓶后不宜久藏”等实用性的“民间酒文化”,至于那些“一观、二闻、三品”等强造一个壳,且硬让消费者套在脑袋上的“皇家酒文化”,“文化专家”们想借此来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继而忠诚于葡萄酒的消费,其效果恐怕并非十分理想。

我国古代葡萄酒文化很辉煌


我国古代葡萄酒文化在唐代时期,由于疆土扩大,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喝酒已不再是王公贵族、文人名士的特权,老百姓也普遍饮酒。盛唐时期,社会风气开放,不仅男人喝酒,女人也普遍饮酒。女人丰满是当时公认的美,女人醉酒更是一种美。唐明皇李隆基特别欣赏杨玉环醉韵残妆之美,常常戏称贵妃醉态为“岂妃子醉,是海棠睡未足耳。”当时,女性化妆时,还喜欢在脸上涂上两块红红的姻脂,是那时非常流行的化妆法,叫做“酒晕妆”。近年港台和沿海城市流行的“晒伤妆”,即一千多年前唐朝妇女的“酒晕妆”。盛唐时期,人们不仅喜欢喝酒,而且喜欢喝葡萄酒。因为到唐朝为止,人们主要是喝低度的米酒,但当时普遍饮用的低度粮食酒,无论从色、香、味的任何方面,都无法与葡萄酒媲美,这就给葡萄酒的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当时,国力强盛,国家也不设酒禁令。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都十分钟爱葡萄酒,唐太宗还喜欢自己动手酿制葡萄酒。在当时有名的诗人李白,又称“诗仙”、“酒仙”,素有“斗酒诗百篇”的名声,更是钟爱葡萄酒,甚至在酒醉奉诏作诗时,还忘不了心爱的葡萄酒。他在《对酒》中写道: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实际上,李白不仅是喜欢葡萄酒,更是迷恋葡萄酒,恨不得人生百年,天天都沉醉在葡萄酒里。《襄阳歌》就是他的葡萄酒醉歌。他在《襄阳歌》中写道:“……,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江鸭头绿,恰以蒲萄初酦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诗人李白幻想着将一江汉水都化为葡萄美酒,每天都喝它三百杯,一连喝它一百年,也确实要喝掉一江的葡萄酒。

匈牙利是重视葡萄酒文化的民族


葡萄酒在匈牙利这个民族已有千年的历史。早在八百多年前,酿制葡萄酒外销便成为了匈牙利人的重要经济活动。一本在十二世纪写成的匈牙利历史文献《GestaHungarorum》,曾经以多段的内容,详细_述葡萄酒在匈牙利朝野和民间的普遍享用和生产。这本史书的有关记载,堪足证明匈牙利人是欧洲酿制葡萄酒的先驱,只可惜该文献附有著作人姓名的首页,因年代湮远而散佚,作者亦无从稽考,后人只有用“无名”(Anonymus)作为编著者之名。由于这本文献的记载对匈牙利酿酒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无名”(Anonymus)一词便成为匈牙利葡萄酒的相关用词。维兰(Villany)酒区的名酿酒师GereAttila就是把他的其中一种得意名酿以Anonymus作为酒名。最为人知的匈牙利红酒,自然是那风格独特的“牛血”Bikaver。这是一种以多种土生葡萄为主混酿而成的红酒。这种“牛血”的正宗来源和原创,有着长期的争议。埃格(Eger)和锡莎(Szekszard)两个酒区都坚称“牛血”是源自他们的酒区。埃格酒区的酿酒人以土耳其人围攻埃格城的抗敌英雄故事为据,坚持EgriBikaver才是“牛血”的正宗;而锡莎酒区则以早在十一世纪已有文献提及锡莎与“牛血”的相关,加上配混“牛血”的酿制方法在该区有长久的历史,作为力争的理据,两区为此争持多年。后来,匈牙利政府为了平息争议,便采取了持平的决定,订定两区均可以用“牛血”Bikaver之名,出产这一类混酿的红酒,分别只在Bikaver一词之前加上各自酒区之名。今天的“牛血”便有EgriBikaver和SzekszardiBikaver两个品类。两区所产的“牛血”其实各有不同的配混和风格。SzekszardiBikaver多数混有区内较多产量的卡达卡(Kadarka)葡萄,色味较为显著;而EgeiBikaver则混入一定比例的CabernetSauvignon或Merlot,使酒质另显风格。其中的优劣之分,自需由饮家随喜好而定了。

葡萄酒业和葡萄酒文化的发展


汉武帝时期——我国葡萄酒业的开始和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葡萄酒业的恢复及葡萄酒文化的兴起;唐代——灿烂的葡萄酒文化;元代——我国葡萄酒业和葡萄酒文化的鼎盛时期;明代——我国葡萄酒业的低速发展时期;清末民国初期——我国葡萄酒业发展的转折期。纵观汉武帝时期至清末民国初的2000多年,中国的葡萄酒产业经历了从创建、发展到繁荣的不同阶段,其中,有过繁荣和鼎盛,也有过低潮和没落,与之相随而行的是绵延不断、流传至今的灿烂的中国葡萄酒文化。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华的民族文化,并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真实地记载和再现了中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葡萄酒业——传统民族产业的繁荣。考古发现,在叙利亚的大马士革附近出土的压榨机的年代为公元前6000年,而中美科学家对距今9000年——7000年的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的研究结果,却使世界葡萄酒的人工酿造历史推前了3000年。他们用现代分析方法,证明在该遗址中发掘的陶器中装的是葡萄酒。这不仅说明人类至少在9000年前就开始酿造葡萄酒了,而且也说明中国人可能在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

从这些单词里面了解葡萄酒文化


意大利酒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那么关于意大利葡萄酒文化你了解多少呢?今天小编整理了一下有关意大利葡萄酒文化的几个单词,一起认识并了解一下吧!

Vino

Vino是意大利葡萄酒的意思,就像Vin是法语的说法。根据颜色对葡萄酒做最基本的分类:Rosso-红葡萄酒,Bianco-白酒,Rosato-粉红葡萄酒(在意大利比较少见)。

Spumante/Frizzante

众所周知,只有法国香槟区出产的泡酒才能称为香槟,千江有水千江月,不同的国家对于气泡酒存在不同的酿造方式和叫法,Spumante正是意大利语气泡的意思,耳熟名详的Spumante有威尼托的Prosecco和伦巴第区的Franciacorta,它们都是香槟很好的替代品。Frizzante则是指那些微泡酒,比如:Moscatol d'Asti。

Annata / Vendemmia

两者都是年份的意思,如果酒标上注有Annata 2009,就是指这瓶酒的葡萄是在2009年收获的。其中vendemmia tardiva是较晚收成/迟摘型葡萄酒的意思,即英文的late harvest.

Azienda Agricola/Azienda Vinicola

Azienda在意大利语中表示“生意”,azienda agricola等同于勃艮第的Domaine,是指酒庄酿酒所用的葡萄都是自己种植生产的,而不是从别处买进的葡萄。azienda vinicola则与此相反,相当于勃艮第葡萄酒中Maison一词。

Cantina/Tenuta/Fattoria/Podere

以上这几个单词你会经常在不同酒庄的酒名前看到,它们都或多或少的表示“酒庄”的意思,其中Cantina是指酒窖或酒厂;Tenuta代表小庄园/小酒庄;Fattoria代表农庄;Podere则指小的托斯卡纳农庄,曾经表示一个大庄园的一部分。如果从面积上区别,小编认为Cantina>Tenuta>Fattoria>Podere.

Superiore/Reserva

这两个都是和陈年有关的术语,而又有时无实际法律意义。前者是指陈年期比一般DOC等级更长的酒,通常酒精浓度要高出0.5%~1%,eg.Soave Superiore;后者是指经过较长陈年期的珍藏酒款,例如意大利DOCG法律规定Brunello di Montalcino Reserva 要陈年5年才能出售。

Recioto/Passito

Recioto是以半风干葡萄酿成的威尼托特产,例如甜而未强化(unfortified)过的Recioto della Valpolicella;Passito是以风干葡萄酿成的浓郁酒款,多为甜酒。西西里岛著名的甜酒Moscato Passito di Pantelleria就是利用这种方法酿造而成的。

Asti/Alba

喜爱意大利葡萄酒的童鞋们一定不会对这两个词陌生。首先它们是皮埃蒙特两个临近的小镇。Alba出产一系列不同品种酿造的葡萄酒,例如Barbera d’Alba和柔顺易饮的Dolcetto D’Alba; Asti以出产低酒精度(大约8度)气泡酒而闻名,微甜,清爽。需要指出的是Moscato d’Asti是一种微泡(frizzante)形式的Asti,酒精度更低一些(大约5.5%),甜度更高一些。

Amarone/Ripasso

此处着重要说的不是大名鼎鼎的Amarone和它独特的酿造工艺。我不知道有多少童鞋喝过标有Ripasso的酒且又了解它背后的意义。Ripasso其实是一种酿造工艺,指把酿造Amarone剩下的残渣(葡萄皮,梗,籽...)加入到普通版的Vapolicella桶内,引起二次发酵,从而提高Valpolicella酒的颜色,浓郁度和酒体,而它的法律级别介于Valpolicella Superiore和Amarone之间,属于DOC.

ABC

最后来个轻松好玩的非专业用语,这里的ABC不是Anything But Cabernet/Chardonnay的简称,而是Amarone, Barolo和Chianti Classico三款意大利经典名酒的缩写。

清朝——葡萄酒文化的转折期


清朝最伟大的康熙皇帝也是一位热衷于饮用葡萄酒的皇帝。康熙在一次疟疾之后,养成了每天喝一杯葡萄酒的习惯,一直到其去世。他把“上品葡萄酒”比作“人乳”,认为常常饮用是很有好处的。但由于受历史条件限制,我国的葡萄酒生产虽有悠久的历史,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也曾有过辉煌的鼎盛时期,但由于朝代更迭,战乱不断,最终并没有像法国、意大利、西班牙那样连续地发展与壮大。到清末民初,由于国力衰败,战火不断,人民连最基本的温饱都得不到满足,我国的葡萄酒发展进入了转折点,葡萄酒文化和葡萄酒业也颓废败落。直到1892年,爱国华侨实业家张弼士在烟台芝罘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葡萄酿酒公司即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并在烟台建立了葡萄园,从西方引进了优良的葡萄品种,引进了机械化生产方式,并且将贮酒容器也从瓮改用橡木桶。这是我国葡萄酒业经过二千多年的漫长发展后,出现的第一个近代新型葡萄酒厂,从此我国的葡萄酒生产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之后,青岛、北京、清徐、吉林长白山和通化等葡萄酒厂相继建立,这些厂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我国葡萄酒工业的雏形已经形成。

法国葡萄酒瓶的外形差异


葡萄酒瓶给人最直观的感觉是来自于它的形状、大小、质地与颜色。由于葡萄酒瓶的形状,可以给消费者在选购葡萄酒时最直观的第一印象(单就瓶子本身的各种要素而言),因此,从玻璃用于加工葡萄酒瓶之后,各个葡萄酒产区逐渐形成了自己酒瓶形状风格。比较常见的瓶型有:波尔多葡萄酒瓶(Bordeaux)、勃艮第葡萄酒瓶(Burgundy)、莱茵葡萄酒瓶(Rhine),有时也称为霍克瓶(Hock、Hoch)、香槟葡萄酒瓶(Champagne)。

波尔多产区——直身瓶型,类似中国的酱油瓶形状。是波尔多产区的法定瓶型,在法国只有波尔多产区的葡萄酒在有权利使用这种瓶型。

勃艮第产区——略带流线的直身瓶型。

罗讷河谷产区——略带流线的直身瓶型,比勃艮第产区的矮粗。

香槟产区——香槟酒专用瓶型。

阿尔萨斯产区——细长瓶型,是法国阿尔萨斯酒区的特有瓶型。

朗格多克鲁西荣产区——矮粗瓶型。

日常餐酒瓶——日常餐酒一般的瓶型象大号的勃艮第瓶型。

普罗旺斯产区——细高瓶型,颈部多一个圆环。

卢瓦河谷产区——细长瓶型,近似阿尔萨斯瓶型。

汝拉产区——酒瓶小而宽,容量相对降低。

元朝——葡萄酒文化的鼎盛时期


元朝立国虽然只有90余年,却是我国古代社会葡萄酒业和葡萄酒文化的鼎盛时期。元朝统治者对葡萄酒非常喜爱,规定祭祀太庙必须用葡萄酒,并且还在山西太原、江苏南京开辟葡萄园,公元1291年(至元28年)元世祖更是在宫中建造葡萄酒室。元朝的《农桑辑要》中,有指导地方官员和百姓发展葡萄生产的记载,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栽培水平,并且当时已经有大量的葡萄酒产品在市场上销售。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朝政府供职17年,他所编著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在山西太原府,那里有许多葡萄园,酿造很多的葡萄酒,贩运到各地去销售。”所以,山西那里早就流传一首这样的诗:“自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看来,当地的百姓早已把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看成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

欢迎阅读酒库网jiuku365.com红酒频道的《论东西方对葡萄酒文化差异》内容,更多精彩访问东西方酒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