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波尔多红酒的专题。这篇关于《高海拔处的美酒摇篮——门多萨》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在阿根廷的中西部,漂亮的安第斯山脉(AndesMountainRange)山脚下,坐落着阿根廷最重要的葡萄酒产区之一门多萨(Mendoza)。该产区大致可分为五个子区域第一区域(PrimeraZona)、东门多萨(EastMendoza)、北门多萨(NorthMendoza)、优克谷(UcoValley)和南门多萨(SouthMendoza)。产区内的葡萄园面积占阿根廷葡萄园总面积的75%,酒庄数量也稳居阿根廷国内第一。

安第斯山脉的最高峰就位于门多萨产区内,这座山脉的存在像是一道屏障,为门多萨挡住了来自太平洋的潮湿气流,使得这里的葡萄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免受霉菌的侵袭,但是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这里较为干旱的大陆性气候。

依据阿根廷国家葡萄栽培机构(NationalViticultureInstitute)2018年12月31号的数据,门多萨的年平均气温为15-19℃,平均年降水量为220mm,与同时期统计下墨尔本(Melbourne)656mm、波尔多市851mm以及纳帕市(Napa)599mm的年平均降水量相比,可谓十分稀少。

好在门多萨产区海拔较高,这就缓解了当地干旱的气候带来的高温,同时使得利用雪融水对葡萄园进行浇灌成为可能。这里的白天亲切而干燥,而到了晚上,来自安第斯山脉的西风使得气温降低,减缓了葡萄成熟的速度,延长了生长期,从而让葡萄果实有足够的时间积存丰富的风味,同时保持优良的酸度。到了收成的季节,亲切、干燥的气候为采收的顺利进行制造了优良的条件,酒庄可以依据葡萄成熟程度挑选采摘时机,基本不必担忧天气的骤变影响采摘计划。

产区内葡萄园的海拔在430-1,610米之间,种植总面积为150,763公顷。其中,用于酿造红葡萄酒的品种占61.2%,用于酿造白葡萄酒的品种占15.8%,剩余的23%则是用于酿造桃红葡萄酒的品种。

门多萨的土壤主要为富含岩石的砂质土壤,肥力低下,但却十分适合葡萄树的生长,可以使葡萄树不断向下扎根汲取养分从而进展出强壮的根系。同时,在这种土壤中培育的葡萄树能够结出小而风味集中的葡萄果实,从而酿造出结构感强、单宁坚实并且带有一丝特殊矿物质风味的佳酿。此外,这里还拥有一套十分完善的浇灌系统,用于解决降水稀少的问题。

门多萨地区拥有十分悠久的葡萄酒酿造历史,早在16世纪之时,优克谷便有殖民者种植葡萄树,而门多萨最早的一批葡萄园则降生于17至18世纪之间,皆为家庭式葡萄园,采用手工种植的方式,主要种植一种叫做克里奥亚(Criollas)的葡萄品种。

到了19世纪50年代,当地的葡萄种植开始了规模化和产业化,并引进了欧洲的闻名品种。1880年,受到铁路建成的影响,大量欧洲移民涌入,门多萨的葡萄酒消费市场得到拓展,迅速进展起来。20世纪,门多萨产区内建成了大规模的浇灌网系统,可以从门多萨河(MendozaRiver)中调动河水对葡萄园进行浇灌。

门多萨包含众多子产区,包括圣拉斐尔(SanRafael)、圣马丁(SanMartin)、卢汉德库约(LujandeCuyo)、优克谷和迈普(Maipu)等。这些子产区的风土条件各有特色,所出产的葡萄酒在风格上也有细致的差异。其中,卢汉德库约是首个被列为阿根廷法定产区(DOC)的子产区。

门多萨产区的旗舰酿酒葡萄是马尔贝克(Malbec),其种植面积占红葡萄品种的39.65%。这个原产地为法国的红葡萄品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在葡萄酒酿造中扮演着默默无闻的配角,只有少数酒庄会在混酿中使用到它,例如西班牙的贝加西西里亚酒庄(VegaSicilia)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的作品一号酒庄(OpusOneWinery)。不过,如今的它在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亚和南非等产酒国大放异彩,逐步坐到了主角的位置上。

在门多萨漫长的酿酒历史中,每当某个葡萄园中有了品质优异的马尔贝克葡萄植株,便会以其为母本,使用枝条扦插的方式克隆到其他葡萄园内。经过年复一年的选优,如今门多萨的马尔贝克葡萄树质量可谓十分之高。在高海拔和风土的影响下,门多萨的马尔贝克通常表皮呈浅蓝色,拥有突出的酸度,其成酒平易近人,风味集中度非常亮眼,陈年潜力优秀,且拥有绝佳的美食适配性。

门多萨所产的马尔贝克葡萄酒一直位于阿根廷最好的葡萄酒之列,也称得上是新世界的经典佳酿。除此之外,伯纳达(Bonarda)、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西拉(Syrah)、丹魄(Tempranillo)、霞多丽(Chardonnay)、特浓情(Torrontes)和长相思(SauvignonBlanc)等葡萄品种在当地也有种植。

作为一个绝佳的美酒摇篮,门多萨自然也是酒庄成群在20世纪之时门多萨的第一区域便已经拥有881座酒庄,占阿根廷酒庄总数的40%。在门多萨的众多酒庄中,不乏口碑优秀、备受认可的名庄,例如朱卡迪酒庄(Zuccardi)、翠鹰庄(Trapiche)和卡氏家族酒庄(BodegaCatenaZapata)等。

其中,卡氏家族酒庄是唯一一座被收录进罗伯特帕克(RobertParker)的《世界顶级葡萄酒及酒庄全书》(WorldsGreatestWineEstate)中的南美洲酒庄,其原庄主尼古拉斯卡帝娜萨帕塔(NicolasCatenaZapata)更是被《醇鉴》(Decanter)杂志评为2009年年度人物(ManofTheYear)。酒庄最具代表性的酒款是卡氏家族尼古拉斯红葡萄酒(BodegaCatenaZapataNicolasCatenaZapata,Mendoza,Argentina),通常口感饱满集中,单宁成熟,余味持久,十分值得一试。

jiuKU365.com延伸阅读

高海拔葡萄酒真的比较好喝吗?


影响葡萄酒口味的因素有很多,从风土、品种到酿酒技术都是葡萄酒爱好者非常关心的环节。还有一些酒庄喜欢宣扬他们的葡萄园位于高海拔地区,也有人认为来自高海拔的葡萄园的葡萄酒品质更高,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依据呢?

海拔多高才算高?

海拔的高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世界上大多数葡萄酒产区海拔都不高。在欧洲,以高海拔而闻名的葡萄酒产区有两个:

意大利西北部的瓦莱塔奥斯塔(AostaValley)

西班牙的加纳利群岛(CanaryIslands)

这两个产区的海拔分别为1300和1600米。不过,相比起海拔2750米左右的尼泊尔来说,这些所谓的高海拔产区可就微不足道了,虽然尼泊尔的葡萄园屈指可数。

真正以高海拔而著称的大型产区,要数阿根廷的门多萨(Mendoza)了。该产区不仅是阿根廷最重要的葡萄酒产区,其平均海拔也是位于世界前列,大多数葡萄园都位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方。相比起来,在欧洲超过500米海拔的地区已经被认为是高海拔地区了。

海拔对葡萄种植的影响

1.生长期

一般来说,海拔的高低对葡萄的种植是有着重要影响的。高海拔地区往往气候更加寒冷,因此葡萄的生长期会相对更长,对于不同的葡萄品种来说这种影响有好有坏。当然,过高的海拔最终会导致葡萄的成熟度不足,酿出来的葡萄酒也会酸涩无比。不过通常来说,生长期的延长有利于风味物质的凝聚和糖分的积累,对增强葡萄酒风味是有益处的。

门多萨:葡萄丰收品酒去 从40号公路开到世界尽头


门多萨位于阿根廷门多萨省的中北部,坐落于安第斯山东麓,为门多萨省的首府,阿根廷的第四大城市。由于身处山麓丘陵和高地平原地区,这里因出产高质量的葡萄酒而闻名。而3月正是当地丰收的季节,游客可沿着阿根廷葡萄酒旅游路线参观100多家葡萄酒酒庄。门多萨是一座四季皆可旅游的城市,对于探险爱好者极具吸引力,南半球最高的山阿空加瓜山,成为众多旅游爱好者的必去之地。

如果去南美只去一个国家,阿根廷是很多人的第一选择。阿根廷有激情四射的足球,有热情洋溢的探戈。加上去年下半年阿根廷政府宣布中国游客在只需持有美国或者欧盟国家签证,只需付50美元的手续费便可免签入境阿根廷了,让签证不再成为到这个史上最难签国家旅行的拦路虎。

必做的事1

三月看葡萄皇后

懂酒的人都说:在南美,阿根廷出的红酒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在阿根廷,门多萨省出的红酒,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门多萨省地处安第斯山东麓,太平洋方向吹来的降雨云被高山挡住,因而气候干燥少雨,干燥的气候和充足的日照为葡萄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使这里成为盛产葡萄和葡萄酒的王国。

出了门多萨市,葡萄园便一个挨着一个,而马尔贝克(Malbec)则是阿根廷葡萄酒的一张闪亮名片。阿根廷马尔贝克红酒通常具有紫罗兰、黑莓、李子、樱桃、香草和松露的香气,陈年马尔贝克会呈现黑胡椒、巧克力、咖啡和烟草的深邃味道。

在每年3月葡萄丰收的日子,也迎来了门多萨人最为重要的节日丰收节,这时来自门多萨省其他十七个县的葡萄小姐齐聚在门多萨市,一个由50人构成的评审团最终评出门多萨省的葡萄皇后。

路冉得库约和迈普是门多萨最传统的酿酒地区,俗称马尔贝克天堂。除了马尔贝克,当地还广泛种植赤霞珠、黑皮诺、梅洛、西拉、长相思和霞多丽等品种。而坐落在门多萨市西南面的优克谷(UcoValley),出产了门多萨顶级的葡萄,包括优质的马尔贝克、黑皮诺、梅洛、赛美蓉和霞多丽等。

必做的事2

从40号公路开到世界尽头

在阿根廷,有一种自驾叫沿着40号公路一直开到世界尽头,提起阿根廷40号国道,那可是阿根廷最壮观的公路,它纵贯了阿根廷国土,全长5000多公里,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之一。在北部,它在阿根廷与玻利维亚的交界处戛然而止。全程穿越236座桥梁,跨越18条重要的河川,沿绕13个湖泊,衔接了27个越岭山隘,穿越60个大小城镇,这条纵贯阿根廷的公路将带你深入探索阿根廷,经历一场奇妙的旅程。

格拉夫:波尔多红葡萄酒的摇篮


每当谈及波尔多(Bordeaux)左岸(LeftBank)的葡萄酒产区,我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想必会是波雅克(Pauillac)、圣朱利安(Saint-Julien)、玛歌(Margaux)和圣埃斯泰夫(Saint-Estephe)这四大梅多克(Medoc)名村。但你知道吗?同为左岸产区的格拉夫(Graves)作为波尔多红葡萄酒(Claret)的发源地,是波尔多历史最悠久的产区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中世纪,而那时的梅多克还只是一个人烟稀少、沼泽遍布的地区。

12世纪中期,英国国王亨利二世(HenryII)与阿基坦(Aquitaine)女公爵埃莉诺(Eleanor)的联姻带动了英法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而首批出口至英国的法国葡萄酒便产自格拉夫。那时,格拉夫的葡萄酒以其强劲的风格和浓郁的口感著称,能与之抗衡的竞争对手可谓寥寥无几。17世纪中期,荷兰人通过挖掘排水渠,将梅多克这片沼泽地变废为宝,使其成为了种植葡萄的理想之所。之后,格拉夫就渐渐地被掩盖在梅多克的光芒之下。

分级制度

19世纪中期,轰动一时的波尔多1855分级制度(1855Classification)评选出了58座列级庄(GrandCruClasse),并将他们分为五个等级。虽然当时评选出来的四大一级庄(FirstGrowth)中有一座是位于格拉夫的侯伯王庄园(ChateauHaut-Brion),但该产区入选的酒庄仅此一座,其余57座酒庄均位于梅多克产区。对于这样的结果,格拉夫的酒庄代表们并不满意,他们认为格拉夫应该拥有自己的分级制度,并为此奋斗了将近百年。

直到1953年,法国国家原产地命名管理局(InstitutNationaldesAppellationsdOrigine,简称INAO)对格拉夫的红葡萄酒进行评级,并拟定了一份非官方名单,共有13座酒庄入选。1959年,该分级制度在原来的基础上新添了对格拉夫干白葡萄酒的评级。在最终公布的官方名单中,共有16座列级庄入选,其中红、白葡萄酒均入选的有6座,仅红葡萄酒入选的有7座,仅白葡萄酒入选的有3座。

值得一提的是,格拉夫分级制度并不是对酒庄进行评级,而是根据红、白葡萄酒来划分等级,且所有入选的酒庄全都享有同一等级列级庄。此外,该分级制度的评定标准不仅要参照葡萄酒的价格,还要综合考察酒庄生产方式以及葡萄园风土等要素。

注:拉图尔-侯伯王酒庄、拉维尔-侯伯王酒庄和美讯酒庄早已在1983年被克兰斯帝龙酒业(DomaineClarenceDillon)一同收归麾下。从2006年份起,拉图尔-侯伯王葡萄园出产的葡萄用于酿造小美讯红葡萄酒(LaChapelledeLaMissionHaut-Brion,Pessac-Leognan,France)。从2009年份起,拉维尔-侯伯王酒庄生产的白葡萄酒被命名为美讯酒庄白葡萄酒(ChateauLaMissionHaut-BrionBlanc,Pessac-Leognan,France)。

风土

格拉夫位于波尔多南部,坐落在加龙河(Garonne)左岸,其名字Graves来源于该产区砾石土壤的英文名Gravel。这类土壤产生于冰河时代(IceAge),是在冰川的作用下从比利牛斯山脉(PyreneesMountains)冲刷而来的,可反射太阳光,还可吸收热量并在夜间将其释放,有助于葡萄成熟。除了砾石,格拉夫的土壤中还掺杂着鹅卵石、石灰岩、冲积土和黏土等,排水性能良好。此外,格拉夫产区受大西洋(AtlanticOcean)的影响,气候温和。同时,波尔多西南部的朗德森林(LandesForest)还为该产区阻挡了从西面吹来的海风,十分有利于葡萄生长。

子产区

在格拉夫产区内,能够出产最优质的干红和干白葡萄酒的子产区当属佩萨克-雷奥良(Pessac-Leognan),而超级格拉夫(GravesSuperieures)、塞龙(Cerons)、巴萨克(Barsac)和著名的苏玳(Sauternes)子产区则更擅长酿造甜白葡萄酒。

佩萨克-雷奥良位于格拉夫北部,因16大格拉夫列级庄均位于此,所以该产区于1987年独立成一个AOC产区。这里出产的红葡萄酒风格变化多样,以黑醋栗和雪松风味为主,深受酒迷们喜爱。根据2015年统计的数据显示,佩萨克-雷奥良的红葡萄酒占该产区葡萄酒总产量的80%。虽说这里的红葡萄酒占据着主导地位,但白葡萄酒也同样闻名遐迩,如侯伯王庄园出产的白葡萄酒,其香气馥郁芬芳,口感圆润,风格独特,具有超凡的陈年潜力,堪称波尔多白葡萄酒之王。

苏玳产区位于格拉夫南部,而巴萨克则是苏玳产区五个村庄中唯一一个可以标注巴萨克AOC(AppellationBarsacControlee)的村庄〔其他四个村庄仅允许标注苏玳AOC(AppellationSauternesControlee)〕。苏玳和巴萨克均拥有滋生贵腐菌(NobleRot)的绝佳风土条件,出产名扬天下的优质贵腐甜白,而且苏玳产区还与匈牙利的托卡伊(Tokaji)和德国的莱茵高(Rheingau)一并被称为世界三大贵腐酒产区。

其实,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波尔多1855分级制度,苏玳和巴萨克也在同年公布了自己的等级划分1855年苏玳和巴萨克官方评级(1855ClassificationofSauternesandBarsac)。其中有11座酒庄被评为一级庄(PremierCru),有15座酒庄被评为二级庄(DeuxiemeCru),而只有一座酒庄获得了超一级庄(PremierCruSuperieur)的头衔,它便是举世闻名的滴金酒庄(ChateaudYquem)。

塞龙产区南邻苏玳和巴萨克,其出产的甜白虽与苏玳的甜白风格相似,但后者风味丰富,浓缩度高且声名远扬,所以相比之下,塞龙的甜白就显得有些黯然失色了。

品种

格拉夫是波尔多唯一一个同时生产红、白葡萄酒的产区,其出产的红葡萄酒采用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梅洛(Merlot)、品丽珠(CabernetFranc)、马尔贝克(Malbec)和味而多(PetitVerdot)进行酿造。这些品种中,赤霞珠和梅洛的混酿比例较高,前者能给予葡萄酒复杂的香气和结构,后者则在增添葡萄酒芬芳的同时还能赋予其更加圆润的口感。格拉夫白葡萄酒则采用赛美蓉(Semillon)、长相思(SauvignonBlanc)、密斯卡岱(Muscadelle)和灰苏维翁(SauvignonGris)酿制而成。其中,赛美蓉可赋予葡萄酒更加饱满的酒体,使其能在瓶陈中产生复杂性,长相思则为酒液带来芳香的水果特征和清爽的酸度。在酿造苏玳甜白葡萄酒时,赛美蓉的比例通常很高,因为这个品种的皮比较薄,更容易感染贵腐菌。

莱茵高:德国雷司令的摇篮


莱茵高(Rheingau)是德国最小也是最重要的葡萄酒产区之一,位于威斯巴登(Wiesbaden)和劳赫豪森(Lorchhausen)之间,沿着莱茵河(RhineRiver)分布,延绵约38公里,距离法兰克福市(Frankfurt)约20分钟车程。莱茵高产区内90%的葡萄园位于莱茵河的北岸,朝向南方,余下的10%分别位于霍赫海姆(Hochheim)附近的平地以及阿斯曼豪森(Assmannshausen)和洛尔希(Lorch)之间陡峭的山坡上。

这么一个小小的产区,种植葡萄的历史却可追溯到罗马时期。据说查理曼大帝(CharlestheGreat)是首个在莱茵高积极推广葡萄种植的人,但是直到十二世纪来自勃艮第(Burgundy)西多会(Citeaux)的修道士定居在此,修建修道院,并且进行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利用莱茵河来运输葡萄酒,葡萄酒酿造才成为此地重要的经济活动。据说,黑皮诺(PinotNoir)就是西多会的修道士带去德国的。

虽然莱茵高的历史悠久,但是如果要追溯其历史,也非难事,因为莱茵高现存很多古老的酒庄,都承载着整个产区的发展历史,例如埃伯巴赫修道院(EberbachAbbey)和约翰山酒庄(SchlossJohannisberg)。前者是由西多会修道士于12世纪建造的,而后者则是由本笃会(Benedictine)修道士建立的,它们都是莱茵高最优质的酒庄,是莱茵高葡萄酒酿造和葡萄酒贸易的历史见证。

这样一个具有历史底蕴的产区葡萄园总面积约3,100公顷,主要种植德国知名品种雷司令(Riesling),其种植面积达80%,约2,500公顷;另外还种植着黑皮诺和少量的米勒-图高(MullerThurgau)。莱茵高产区的土层深厚,以白垩土为主,还混有黏土、黄土、砾石和砂质沉积物,这样的土壤特征赋予葡萄酒独特的矿物风味。另外,在河流的影响下,产区内气候凉爽,雷司令生长期较长,可以充分发展出精致的酸度和果香。

传统的莱茵高葡萄酒是干型的雷司令葡萄酒,带有鲜明的酸度,散发着柑橘类水果以及烟熏矿物风味,与摩泽尔(Mosel)雷司令相比,酒体更为饱满,风格上更为男性化。另外,该产区因为靠近河流,湿度较高,经常降雾,有助于贵腐菌(NobleRot)的形成,也可以酿造出高质量雷司令逐粒精选白葡萄酒(Beerenauslese)和逐粒精选葡萄干葡萄酒(Trockenbeerenauslese)。这两种葡萄酒均属于甜型葡萄酒,带有异域的杏子酱、果干、蜂蜜和焦糖蜜柑的风味。

酿造出如此美妙的葡萄酒,肯定要向世人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莱茵高葡萄酒的魅力。所以在1978年,法兰克福的弗莱斯巷(Frebgass)举办了首届莱茵高葡萄酒节(RheingauWineFestival)。弗莱斯巷位于歌剧广场和证券所街之间的街区,因为集中了各种咖啡馆、餐厅及专营各种食品的商店,被称为饕餮胡同。莱茵高葡萄酒节上会有产自莱茵高的红葡萄酒、白葡萄酒以及起泡酒等几百款美酒供参与者品鉴。设立此节日旨在将酿酒师和葡萄酒爱好者聚集在一起,共同分享并讨论美酒,结识新朋友,获得新见解。

现今,莱茵高葡萄酒节已经成为讨论和推广莱茵高葡萄酒的重要场合。2018年的莱茵高葡萄酒节将于8月10-19日在威斯巴登市政府、市场教堂和城市宫殿之间举行,预计将有约100个葡萄酒展位提供可口的佳酿,约20个食品展位提供丰富的美食。

另外,在教育方面,产区内于2013年成立了一所葡萄酒院校盖森海姆葡萄酒大学(HochschuleGeisenheimUniversity)。这是一所公立应用技术大学,主要专业有葡萄栽培与葡萄酒酿造、国际葡萄酒贸易、酿造与饮料生产工艺、园艺学等。这所大学规模不大,旨在培养专业的葡萄酒人才。丰富的历史底蕴、精致的葡萄品质、一流的酿酒技术加上专业的教育机构,莱茵高产区在德国,乃至全球而言都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葡萄酒产区。

快来朗格多克感受阳光与美酒吧!


夏日明媚的阳光总是能让人心情愉悦,在享受阳光的同时,如果能来上一杯美酒,那这个夏天就更加完美了。小编今天带大家走进南法的朗格多克(Languedoc),共同感受一下这里的阳光与美酒。

朗格多克全年有300多天的日照时间,这里有怡人的地中海风景,有迷人的海风和热情的居民。这里还非常适合打高尔夫球,是欧洲最受欢迎的高尔夫球场所之一。不过在朗格多克,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葡萄酒,其滴滴香醇,让人意犹未尽。

图片来源:Style

朗格多克省位于南法的中部,占地面积约16,490平方英里。这里的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干燥闷热。平均温度为14摄氏度。5月至8月是葡萄生长的黄金时期。由于降雨主要集中在冬季,春秋两季较为温和,这样的气候非常适合种植葡萄。因此这里种植了许多各种各样的葡萄。

这里种植面积最广的红葡萄是佳丽酿(Carignan),这种葡萄酿出的酒不仅酒精度高,还有着深邃的颜色,其酒体饱满,单宁丰富。另一种广泛种植的葡萄是神索(Cinsault),其果味浓郁,口感细腻,常与佳丽酿以及黑歌海娜(GrenacheNoir)进行混酿。在朗格多克同样受欢迎的红葡萄品种还有西拉(Syrah),这里的西拉具有浓郁的紫罗兰、香料和青椒的香气,还具有不错的陈年潜力。

接下来看看朗格多克的白葡萄品种。霞多丽(Chardonnay)是这里最受欢迎的白葡萄品种,其带有柑橘类水果的清香,酸度较高。朗格多克的霞多丽大多都经橡木桶陈酿。白歌海娜(GrenacheBlanc)主要种植在南部,其带有浓郁的花香,酒精度较低,常用来酿造天然甜葡萄酒(VinsDouxNaturels)。玛珊(Marsanne)常常用于混酿,为葡萄酒增加酒体和芬芳的香味。用它酿造的酒不仅芬芳四溢,且具有非常好的陈年潜力。白诗南(CheninBlanc)酸度较高,果香清新,平衡性好,常用于酿造利穆布朗克特(BlanquettedeLimoux)起泡酒,其脆爽的口感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喜好。

朗格多克有如此明媚的阳光和迷人的美酒,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去这个地方亲自体验一下,感受它的独特之美。

索诺玛县:山海之间的葡萄酒摇篮


索诺玛县(SonomaCounty)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产区的西北部,据传其名字Sonoma在印第安语中代表着ValleyofMoon,即月亮之谷的意思。名字浪漫的月亮谷索诺玛县地处山海之间,除了拥有秀丽的景致外,优渥的自然条件也让它与葡萄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使其成为了加州葡萄酒的摇篮。

缘起1812,腾飞1970s

索诺玛县与葡萄酒的故事要从19世纪初说起。1812年,来自俄罗斯的殖民者在索诺玛县的海岸地区开始种植葡萄树,由此开始了索诺玛与葡萄酒的缘分。之后,在当地传教的传教士们也在这里开垦了葡萄园。1850年,加利福尼亚州成为美国第31个州,索诺玛县也成为了第一批成立的郡县之一。当时,酿酒葡萄已经成为了索诺玛的重要农产品。

1857年,加州葡萄酒产业之父阿戈斯东哈拉西伯爵(CountAgostonHaraszthy)在索诺玛建立了维斯塔酒庄(BuenaVistaWinery),这是索诺玛县的第一座商业酒庄,也是加州第一批成立的酒庄之一。之后,新酒庄陆陆续续成立。但1873年爆发的根瘤蚜虫病(Phylloxera)摧毁了大量葡萄园,索诺玛县内的葡萄园也未能幸免,直到使用葡萄砧木防治根瘤蚜的办法出现,当地的葡萄酒行业才恢复发展。到了20世纪20年代,索诺玛县已有256座酒庄,葡萄园总面积超过8,900公顷,其葡萄酒产量也超越了洛杉矶。

然而,1920年推行的禁酒令(Prohibition)对葡萄酒行业造成了严重的打击,等到1933年禁酒令废除时,索诺玛县幸存的酒庄已不到50座。之后,二战爆发,美国禁止了对法国葡萄酒的进口,为索诺玛地区酒庄的复兴与建立提供了机遇。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众对葡萄酒的兴趣增加,其整体鉴赏能力也有所提升,葡萄酒市场的需求开始增长,促进了索诺玛县葡萄酒产业的发展,而70年代兴起的葡萄酒热潮更是促使索诺玛县内涌现了一大批新酒庄。1975年,索诺玛产区的葡萄园种植面积基本恢复到了20世纪20年代的水平,产区内葡萄酒的酒标等也得到了规范。

如今的索诺玛县产区成绩已十分可观拥有18个法定子产区和400余座酒庄,种植了60余个葡萄品种,平均每年葡萄酒产业及其带动的旅游业都能为当地带来约110亿美元(约合780亿人民币)的经济收入。

地处山海之间,地理条件卓绝

索诺玛县的葡萄酒产业能有今日的蓬勃发展,与当地优渥的地理条件是分不开的。这里西临太平洋,向东一直延伸到海岸山脉(CoastRanges),地形复杂,包含山谷、平原、山峰、森林、河床和悬崖等各种类型。索诺玛县总面积达458,000公顷,其中陆地占408,000公顷,而葡萄园种植总面积又占陆地总面积的6%。产区内流经的俄罗斯河(RussianRiver)孕育了多个著名子产区,而在土壤类型方面,索诺玛县更是拥有令人惊叹的多样性,除了独特的火山灰和火山岩土壤外,砂土、黏土、冲积土和页岩等多种土壤的身影都可在此处寻得。

由于距离太平洋海岸线仅60英里,索诺玛县在气候上受海洋影响颇大。产区内气候总体温和且稳定,很少出现降雪和冰雹天气,加之来自海洋的凉爽海雾对产区内温度起到调节作用,因而十分有利于葡萄的顺利生长和酸度积累。这里白天的平均温度为舒适的71℉(约21.6℃),即使是最为炎热的夏季也不会超过84℉(约28.9℃),而夜晚的温度则大部分时候在40℉(约4.4℃)左右,这意味着,在葡萄生长关键的开花期不会受到霜冻灾害的影响。到了秋季采收前,天气通常温和且少雨,为顺利采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总而言之,稳定的气候、凉爽的海雾及多样的土壤等优越的地理条件使得索诺玛县成为了葡萄生长的天堂。但由于索诺玛县面积辽阔,地形复杂,根据与海洋距离、是否有山体遮挡、海拔高度的不同,这里的每个子产区甚至是葡萄园的微气候都会有所不同。

品种繁多,成酒独特

多变的地形与复杂的微气候为索诺玛产区葡萄品种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如今产区内共种植了60余个酿酒葡萄品种,除霞多丽(Chardonnay)、黑皮诺(PinotNoir)和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外,仙粉黛(Zinfandel)、长相思(SauvignonBlanc)、梅洛(Merlot)、西拉(Syrah)、灰皮诺(PinotGris)、品丽珠(CabernetFranc)和维欧尼(Viognier)等品种也都占有一席之地。

一方水土育一方葡萄,生长于索诺玛的酿酒葡萄独具特色,成酒后也有其独特的风格。以黑皮诺和霞多丽两个该产区红白葡萄的出色代表品种为例,索诺玛县的优质黑皮诺葡萄酒大多具有丰富的层次感,蕴含红樱桃和草莓等成熟红色水果的浓郁风味,以及橡木桶赋予的甜香料气息,质地细腻,酒体饱满。

而霞多丽受凉爽的海风和晨雾的影响,在当地则表现出凉爽气候下典型的优雅风格,成酒常带有多汁的苹果、梨、柑橘类水果以及矿物质的风味,酸度较高,酸味脆爽,总体平衡而又细腻精巧。

星罗棋布的子产区

索诺玛县作为美国重要的法定种植区(AmericanViticulturalAreas,简称AVA),截至目前,其范围内的法定AVA子产区已多达18个,其中不乏亚历山大谷(AlexanderValley)、索诺玛谷(SonomaValley)、俄罗斯河谷(RussianRiverValley)和干溪谷(DryCreekValley)等在葡萄酒界知名的优秀产区。

亚历山大谷产区坐落于索诺玛县的东北角,气候温暖,葡萄园种植总面积达5,847公顷,主要种植喜热的赤霞珠与梅洛。该产区成立于1984年,如今共有酒庄43座,以出产优质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而闻名。

索诺玛谷产区位于索诺玛县南部,东西两侧分别为玛雅卡玛斯山(MayacamasMountains)和索诺玛山(SonomaMountains),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凉爽气流,造就了产区内相对暖和的气候。该产区成立于1981年,有着丰富的酿酒历史,产区内现有酒庄100余座,葡萄园种植总面积达2,252公顷,经典酿酒葡萄为赤霞珠与霞多丽。

俄罗斯河谷产区成立于1983年,如今拥有94座酒庄,葡萄园种植总面积达5,624公顷,主要种植霞多丽与黑皮诺。由于这里距离太平洋海岸仅有数英里之远,因此晚上常有凉爽的海雾笼罩。这就使得产区内温度降低,葡萄的生长期延长,有利于酿酒葡萄积累丰富的风味物质。

干溪谷产区成立于1983年,是美国最小的封闭葡萄种植区之一。整个产区长约25.7公里,宽约3.2公里,呈狭长的带状分布,主要种植仙粉黛和赤霞珠。

不容小觑的年轻酒庄

即使是索诺玛产区内的首座商业酒庄维斯塔酒庄(BuenaVistaWinery),至今也不过一百余年历史,而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葡萄酒热潮的一批酒庄,在年龄上便显得更为稚嫩了。不过,索诺玛的酒庄年龄虽小,实力却不容小觑。

产区内的嘉露酒庄(E.J.GalloWinery)是全世界最大的家族经营式酒庄,曾连续8年(2006-2013)摘得世界最具影响力葡萄酒品牌(TheMostPowerfulWineBrand)的桂冠,并获得了2018年意大利葡萄酒与烈酒展年度国际奖(theVinitalyInternationalAward)。嘉露酒庄的葡萄酒销往90多个国家,是加州最大的葡萄酒出口商。

而索诺玛县内的另一座精品酒庄真理酒庄(Verite)也颇具盛名。这座酒庄隶属于杰克逊家族酒业(JacksonFamilyWines),其第一个年份酒款发布于1998年,距今不过21年,但就是这样一座年轻的酒庄,其旗下的欲望(LeDesir)、喜悦(LaJoie)和缪斯(LaMuse)3个系列混酿葡萄酒共荣获过帕克团队(RobertParkerPoints)的15次满分评分。

法国凯萨天堂酒庄


凯萨天堂酒庄是拉菲罗斯柴尔德集团旗下的酒庄之一,目前,凯萨天堂酒庄共拥有葡萄园地23公顷,分布在波尔多两海之间产区内的卡瑟、考德侯(Caudrot)以及圣佛瓦拉郎格(Ste-Foy-La-Longue)三个镇内。

凯萨天堂酒庄的名称取用于一个叫做卡瑟的镇名。此外,该镇的村民还管那里最主要的一片葡萄园叫做葡萄天堂。人们已经忘记了究竟从何时开始这片土地拥有了天堂的称呼,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它从没有辜负这个名号!

凯萨天堂酒庄曾经是莱斯古堡的财产,所以它同莱斯古堡一起经历了20世纪动荡混乱的历史。1984年,葡萄园面积仅为14公顷的凯萨天堂酒庄成为了拉菲罗斯柴尔德集团的一部分。1989年,凯萨天堂酒庄将自己的园地扩大了9公顷,并在位于圣佛瓦拉郎格(SainteFoylaLongue)的葡萄园中心位置建立了自己的酒窖。自此,凯萨天堂干红葡萄酒在短时间内成为了两海之间产区的代表佳酿。

这些园地距离郎贡(Langon)市仅数公里远,距离波尔多(Bordeaux)50公里远。酒庄葡萄园内栽种的葡萄品种包括50%的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45%的梅洛(Merlot)以及5%的品丽珠(CabernetFranc),所有葡萄树的平均年龄为35年。土壤类型方面,考德侯和圣佛瓦葡萄园的土壤为石灰质粘土,而卡瑟的葡萄园则是粘土与砾石。

酿酒工艺方面,凯萨天堂酒庄由莱斯古堡的技术小组进行管理,沿用传统的波尔多工艺方法进行温控发酵。发酵后的葡萄酒不会经过橡木桶陈酿,之后便会在春天定时装瓶,目的在于保留新鲜果香这一酒庄特点。

凯萨天堂酒庄仅生产凯萨天堂干红葡萄酒这一款酒,它是用50%的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45%的梅洛(Merlot)和55的品丽珠(CabernetFranc)混酿而成。它具有新鲜果香及迷人的花香,酒龄较短,是遵从波尔多传统的一款经典葡萄酒。产量一般为12,000箱。饮用前需醒酒1小时,侍酒温度为15-17摄氏度。

门西亚: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明珠


葡萄酒的世界里,酿酒葡萄千千万万,只知道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品丽珠(CabernetFranc)或者黑皮诺(PinotNoir)可远远不够,不断了解新的葡萄品种才能给自己带来更多不一样的体验。本文将会介绍门西亚这个葡萄品种,为你打开另一扇窗。

门西亚起源于西班牙西北部的加利西亚(Galicia)葡萄酒产区,主要分布在加利西亚的三个子产区:比埃尔索(Bierzo)、瓦尔德奥拉斯(Valdeorras)和萨克拉河岸(RibeiraSacra)。除了西班牙,葡萄牙是另一个种植门西亚的国家。在葡萄牙,门西亚也被叫做珍拿(Jaen),这里生长的门西亚比起西班牙的果粒要更大一些,果串中等,产量也较高。目前,整个伊比利亚半岛(IberianPeninsula)上门西亚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2,000英亩。

过去,在葡萄根瘤蚜虫病害肆虐过后,人们将门西亚种植在肥沃的土壤上,其产量大幅增加,但果实的浓度变稀,因而酿造出来的红葡萄酒颜色较浅,香气也较为寡淡。后来,酿酒师们悉心呵护那些种植在片岩广布的山坡上的老藤,以酿造出风味更加集中,颜色更加深邃的高品质门西亚红葡萄酒。今天的门西亚红葡萄酒则十分复杂,具有明显的深色水果和泥土的风味,还带有品丽珠的草本风味和西拉(Syrah)的辛香料风味。

总的来说,门西亚红葡萄酒是一种四季皆宜,十分百搭的葡萄酒。除了可以搭配烤肉和烤蔬菜等烧烤类食物,它还能与瓜类和根菜类蔬菜完美地进行搭配。所以,如果你喝惯了黑皮诺或者品丽珠,想要尝试点不一样的葡萄酒,不妨大胆地选择一瓶门西亚红葡萄酒吧。

法国萨普酒庄


萨普酒庄坐落在一整片泥质灰岩的山坡上,面向东南的萨普(Sarpe)高原。萨普酒庄最开始由福萨特勃格伦男爵(BaronduFoussatdeBogeron)所有。萨普酒庄是圣埃美隆列级酒庄。

萨普酒庄葡萄园的面积仅为3.7公顷,园内树龄55到80年以上的古老葡萄树占三分之二,树龄在10至25年之间的葡萄树占三分之一。所处山坡坡度明显,拥有卓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均匀的优质土壤。

1923年,贝尼(Beyney)家族收购了该酒庄。之后,萨普酒庄一直由该家族掌管。目前萨普酒庄由简-盖贝尼(Jean-GuyBeyney)掌管,并且他以其爱人克里斯汀(Christine)的名义将酒庄上市。这位第三代家族的掌门人凭借满腔的热忱、严谨的态度及精湛的专有技术严格遵循传统酿造工艺,始终致力于在固守传统的框架内更好地开拓这片圣神的土地。

整片葡萄园位于坡度非常明显的泥质灰岩山坡上,面向正南/东南傲然伫立,光照充足。这里土壤丰饶,混有碎石,拥有50厘米厚的铁渣亚层及纯度极高的石灰基底。园内种植的主要葡萄品种是梅洛(Merlot)和品丽珠(CabernetFranc),比例分别为85%和15%。植株的种植密度为5,500株/公顷。葡萄园内的工作均采用纯天然工艺,不用除草剂,仅用耕作法,无杀虫剂、农药和抗灰霉病制剂等促进葡萄人工增产且破坏葡萄树寿命的超自然浓缩物。葡萄园内使用的唯一制剂就是添加了硫磺的波尔多液。

萨普酒庄在酿酒时所用的酿酒桶类型有水泥和不锈钢两种。整个酿制过程漫长而精细,借助多种材料充分搅拌使葡萄酒芬芳浓郁,结构稳固,并借助单宁进行适当老熟。萨普酒庄葡萄酒的熟成是在100%新的法国橡木桶中进行的,时间长达16到18个月。

该酒庄每年出产的葡萄酒产量十分有限,平均而言,其正牌葡萄酒ChateauClosdeSarpe的年产量不到1,000箱。该酒庄也出品副牌酒CharlesdeSarpe。这里的正牌酒一般单宁较重,矿物质味浓郁,发展也比较迟缓,颇有波尔多古老时代葡萄酒的特点。这些酒通常需要长时间的陈年,才能日益变得柔顺,并渐渐散发出复杂的香气。

海拔、纬度、土壤......影响葡萄种植的自然因素有哪些?


谈及葡萄酒时,我们往往离不开对风土(Terrior)的一番探讨。风土的指代范围十分广泛,涵盖了一系列造就某个指定地点独特环境的所有自然因素,例如纬度、土壤、海拔、降雨和昼夜温差等等。这些因素时刻影响着葡萄生长所需的热量、光照、水分及养分等,与葡萄酒的风格及品质息息相关。

纬度

葡萄树的开花、坐果和葡萄的充分成熟,都需要足够的热量才能顺利进行。为了满足葡萄在生长季的热量需求及其在冬季休眠期的温度偏好,世界上大多数的葡萄园都位于南北纬30至50之间的温带地区。葡萄园离赤道太近,气候会过于炎热,离得太远,气候又会过于寒冷,难以保证葡萄的正常生长。不过,在其它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在这个纬度区间外也能找到适宜种植葡萄的区域。

除此之外,纬度的高低也影响着光照时间的长短,葡萄园距离赤道越远,生长季的日照时间就越长。有了充足的光照,光合作用才能顺利进行,进而合成葡萄果实所需的糖分。德国大部分国土都位于北纬50之上,气候偏寒冷,雷司令(Riesling)在这里能够成熟正是离不开高纬度带来的充沛阳光。

海拔

在纬度相同的前提下,海拔高的地区比海拔低的地区气候更凉爽。一些纬度低、气候酷热的产区之所以也能出产优质的酿酒葡萄,正是少不了高海拔的助力。阿根廷北部的卡法亚特产区(Cafayate)就是其中的绝佳典范。该产区位于南纬26左右,按理说本不适合栽培葡萄,而它却恰恰成了特浓情(Torrontes)的最佳种植地之一。个中奥秘在于,卡法亚特的葡萄园普遍位于海拔约1,700米的高山之上,高海拔缓和了纬度带来的高温,创造了可培育优质葡萄的生长环境。

朝向

朝向即葡萄园斜坡面朝的方向,面向赤道的园地接收到的光照和热量最多。也就是说,要想获得最充足的热量,北半球的葡萄园应朝向南面,而南半球的葡萄园则应面朝北部。在气候凉爽的产区,朝向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热量是否足够直接决定了当地的葡萄能否成熟。在拥有理想朝向的基础上,葡萄园的坡度越大,获得的热量和光照就越多。德国的摩泽尔(Mosel)产区就是典型范例。这里的葡萄园不仅拥有绝佳的朝向,还十分陡峭,使得葡萄能够充分成熟,为酿造高品质的葡萄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土壤

不同的土壤吸收和反射热量的能力不同。较之浅色土壤,颜色深或多石的土壤能吸收和反射更多的热量。在凉爽产区,这些反射出来的热量对葡萄成熟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葡萄树所需的水分都来自于土壤。水分通过吸附于黏土颗粒或腐植土表面的方式储存于土壤中。黏土的持水能力强,若含量过高会容易造成积水,在极端情况下还可能摧毁葡萄树的根系。而沙砾或白晋土等多石土壤则排水性比较好,有时需借助灌溉来补充水分。

此外,土壤还能为葡萄树提供氮、磷和钾这三种最必要的养分。在保证葡萄树正常生长的条件下,越贫瘠的土壤越能出产高品质的葡萄。如果养分过多,葡萄树的枝叶就会长势过旺,致使葡萄无法接收充足的光照;养分不足则可能引起黄化病(即葡萄叶片变黄),抑制光合作用,从而影响葡萄成熟以及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降雨

降雨是土壤中的水分的一大来源。适量的水分是糖分合成的基础。在缺乏雨水的产区,如果当地法律允许,葡萄农可通过灌溉来给补充土壤中的水分。其中最常用的三种灌溉方式是滴灌(DripIrrigation)、漫灌(FloodIrrigation)和喷灌(SprinklerIrrigation)。不过,过多的降雨也会带来霉菌滋生和葡萄腐烂的问题。

昼夜温差

偏高的夜间温度会加速葡萄成熟,导致酸度急剧下降。凉爽的夜晚则能减缓香气和酸度的流失。在温暖或炎热的产区,相比起昼夜温差小的葡萄园,昼夜温差大的园地所产的葡萄酒口感更清新活泼且更加芳香。

葡萄园距离海洋或湖泊越近,昼夜温差就越小。这是因为这些水体能储存足够的热量,确保夜间温度不会过低,并且还能在白天带来凉爽的微风。即使是像河流这样的小水域也能发挥同样的作用。

另外,云量也会影响到昼夜温差,因为云层能起到保温的作用。在云层的遮盖下,夜间的温度下降得比较慢,到了白天阳光无法直接照射到地面,温度上升得也比较慢,自然就缩小了昼夜温差。

海洋及湖泊

邻近海洋或湖泊等大面积水域的葡萄园往往更容易被云层遮盖,位于大面积陆地中央的产区通常会有更晴朗的天气,能享受到更多的阳光。某种程度上,位于河流或湖泊上方的葡萄园能受益于水面反射的阳光。

洋流

洋流可将温暖或寒冷的海水从一片海域运输到另一片海域,从而使得一些葡萄酒产区局部的气候更加温暖或者凉爽。例如,智利的秘鲁寒流(HumboldtCurrent)和南非的本格拉寒流(BenguelaCurrent)给原本过于炎热、不适合种植葡萄的地区带来了凉爽的气候,而墨西哥湾暖流(GulfStream)则使欧洲北部那些过于寒冷的地区变得更加温暖。

雾气

有的产区由于气候炎热,难以种植出高品质的葡萄。而有了雾气的降温作用,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在美国加州(California)和智利卡萨布兰卡谷(CasablancaValley),雾气就是造就许多顶级葡萄园的大功臣。

正如前文所说,风土的指代范围十分广泛。除了以上列出的因素,盛行风以及葡萄园周围的植被等也会影响葡萄的种植。

剩吐司的华丽变身——吐司披萨


不管是吐司还是其它面包,总是新烤的最美味。可是每次吃不完都会剩下一些,吃又不好吃,扔了又可惜,这可怎么办?下面小编教大家一招,把它们改造一下,做成吐司披萨,就大受欢迎了。

【吐司披萨】3人份

原料:吐司3片、培根2片、马苏里拉奶酪适量、西红柿1个、洋葱1个、黄瓜1根、胡萝卜小半根。

调料:番茄沙司、披萨草。

工具:电烤箱

做法:

1、准备原料:吐司3片、培根2片、奶酪适量、番茄1个、洋葱1个、黄瓜1跟、胡萝卜小半根。

2、黄瓜切片、西红柿切丁、洋葱切丝、胡萝卜切成花片、培根切成小片、奶酪一半切条一半切成碎丁。

3、吐司上抹一层蕃茄酱。

4、番茄酱抹开后放上适量奶酪条。

5、放上适量培根片。

6、再码上适量奶酪条。

7、放上适量洋葱丝和黄瓜片。

8、再放上适量的西红柿丁、胡萝卜花片和培根片。

9、撒上一层奶酪碎丁和一些披萨草。

10、烤箱预热180度,把摆好的成品送入烤箱中层。

11、上下火烤大约10分钟。

12、烤好后即可装盘食用了。

缔造世界顶级葡萄酒品牌的摇篮:智利中央谷地之旅


智利葡萄酒以物美价廉的优势在竞争激烈的葡萄酒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智利更被誉为葡萄种植的天堂,随处可见青翠的葡萄园,真可谓是一个风光旖旎,美酒飘香的国度。智利最集中最重要的葡萄酒产区中央谷地(CentralValley)便是不容错过的旅游胜地。智利出口的葡萄酒90%来自这个产区。中央谷地从安第斯山向下直达太平洋。由于其靠近首都圣地亚哥,使其既是世界闻名的葡萄酒产区,还是极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沿着圣地亚哥城向南驱车50分钟,就来到智利最大的葡萄酒厂干露酒厂(ConchayToro)的一处葡萄园。这是干露酒厂历史最悠久的酒庄,如今不但继续生产销往全世界的干露品牌葡萄酒,而且还对外开放,游客可以在游览中了解干露酒厂的历史和趣事。进入干露酒厂的酒窖,阵阵酒香沁人心脾。在这里,不管是静心小酌或者闲庭信步,都是非常惬意的事。中央谷底还有几大子产区值得游览:

1、迈坡谷,饱览智利最古老产区之美

迈坡谷(Maipo)是距离智利首都圣地亚哥(Santiago)最近的葡萄酒产区,也是智利最古老的葡萄种植区,更是智利葡萄酒诞生的摇篮。

迈坡谷寒凉的山风、碎裂的花岗岩和河床上的砾石压抑了葡萄藤的发展,因而每株葡萄串数量较少,果实较小,被比喻成全是浓缩的果实,所产的红葡萄酒口感最柔顺,果香最浓郁。值得游览的酒庄有安杜拉加酒庄(VinaUndurraga)、活灵魂酒庄(AlmavivaWinery)和罗斯柴尔德男爵智利酒庄(BaronPhilippedeRothschildChile)等。

除了产美酒外,迈坡谷更是是一个景色优美的山谷,美景和美酒无处不在。智利最好的赤霞珠即来自上迈波,是世界最好的赤霞珠之一。这儿的地价已达顶峰,因为山脚下已没有多余的土地,现存的葡萄园也不断受到来自首都圣地亚哥地产发展的威胁。

2、卡恰布谷,边品美酒边泡温泉

卡恰布谷(CachapoalValley)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Santiago)以南100公里处,产区内接近90%的葡萄为红葡萄品种,以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最多。区内遍布众多优秀的酒庄。一路走来两边并排着很多著名的酒厂,如Altair、Morand、安纳根纳酒庄(Anakena)、万轩士酒厂(MisionesdeRengo)和罗斯富酒庄(ChateauLosBoldos)等等。这里出产的梅洛(Merlot)和佳美娜(Carmenere)葡萄酒非常有名,酒体丰满,果香四溢,口感微甜,带有巧克力和果冻的美味。

除了品尝美酒,游览酒庄外,还可以运动健身,享受温泉。靠近安第斯山脉的地方有一个冬季体育活动中心以及大量的自然保护区,十分吸引游人。考克内斯(Cauquenes)的天然温泉也诱惑着游人前行的脚步,从产区内的葡萄酒之路还可以直接到达前矿业城市休厄尔(Sewell)。

3、空加瓜谷,享尽美酒的诱惑

空加瓜谷(ColchaguaValley)距离首都圣地亚哥(Santiago)市180公里(约110英里),位于拉佩尔(Rapel)产区的最南端,是智利最有名的葡萄酒产区之一。该区酿造的葡萄酒通常出现在全球最佳葡萄酒排行榜的前列,

该区拥有一些著名的酒庄,圣克鲁兹镇(SantaCruz)是参观酒厂的最佳起点,值得游览的酒庄如埃德华兹酒庄(LuisFelipeEdwards)、圣地酒庄(VinaCaliterra)等。除了游览酒庄外,还有不少著名的旅游景点,如晖科庄园(HaciendaHuique),它以前是智利总统的避暑胜地,整个庄园模拟了18世纪的建筑风格;又比如葡萄酒火车(TrendelVino),它用蒸汽来驱动火车前行,在一座座酒庄中穿越而过,给人们提供产区中最优质的葡萄酒。圣克鲁兹宾馆(SantaCruz)是智利最得人心的宾馆之一,它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艺术风格,宾馆附属的科尔查瓜(Colchagua)博物馆是游客到智利旅游的必经之地。这座博物馆内有着这个国家最大的私人收藏,其中囊括了整个智利的历史和传统。

如何搭配苏玳和巴萨克甜酒


波尔多的苏玳(Sauternes)和巴萨克(Barsac)甜酒非常有名,但如今处境有些尴尬,主要因为它们的配餐并不简单。因此,意大利著名的葡萄酒评家伊安达加塔(IanDAgata)就甜酒的配餐,收集了一些著名的侍酒师、酿酒师和厨师的意见。

说到甜酒,让人不得不想到波尔多的苏玳(Sauternes)和巴萨克(Barsac)产区,这两个地区的甜酒堪称甜酒中的典范了。但是,如今这两款甜酒因为与美食的搭配较难,餐桌上越来越少看到它们的踪影了。为此,意大利著名的葡萄酒评家伊安达加塔(IanDAgata)联手一群侍酒师、酿酒师和厨师为你带来一些这两款波尔多甜酒的配餐建议。一起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桑德丽娜加贝(SandrineGarbay)这位来自波尔多超一级酒庄(PremierCruSuperieur)滴金酒庄(ChateaudYquem)的酿酒师认为,对这两款甜酒进行酒食搭配时,要重点考虑这几个方面:葡萄的采摘年份、葡萄酒的年龄、酿酒葡萄是否经过贵腐菌感染和酒庄的酿酒风格。这样配餐时基本上可以八九不离十了。

巴什拉庄园(ChteaudeBachelardsestate)的AlexandradeVazeilles告诉我们,每次有朋友来访,他都会用苏玳葡萄酒配上意大利的帕尔玛火腿(Parmaham)或者西班牙的伊比利亚火腿(jamonibericopuro)来招待朋友。苏玳的甜味与火腿的咸味搭配起来实在是妙哉!此外,披萨或者新鲜的蔬菜亦可搭配苏玳的甜酒。

伊安达加塔则建议我们要考虑每个年份的葡萄酒它的酿酒葡萄是否经过贵腐菌的感染。值得注意的是,1976、1989、1997、2001、2007年份的甜酒口味复杂多变,带有烟熏味,十分好喝。而1983、1992和2004年份的甜酒口味则显得略微单一。因此,不同年份的甜酒应该有不同的搭配。

旧金山著名米其林餐厅Acquerello的主管GianpaoloPaterlini认为,甜酒的酸度也是不容忽视的。酸度较高的苏玳甜酒喝起来酒体更轻盈,口感更清新。他说:在配餐的时候,我会选酸度高、受贵腐菌影响小的甜酒,如2010、2006和2004年份的苏玳甜酒。它们的口味更加清新。

加拿大著名的侍酒师WillPredhomme强调了酒龄的重要性。他通常会用陈年较久的葡萄酒来搭配正餐,而年轻的苏玳甜酒酸度高、口味清新,很适合作为开胃酒。另外,苏玳甜酒也适合搭配一些亚洲的辛辣菜肴。例如2006年份的莱斯古堡(ChateauRieussec)甜酒。

来自美国迈阿密Juvia餐厅的侍酒师GriseldaRehe告诉我们一个秘诀。他说:生蚝蘸上香辣的黑豆酱,再配上香脆的青葱,搭配甜酒。如此一来,美味的程度超乎你的想象。

摩根凯茜(KathyMorganMS)是美国华盛顿一家餐厅的主管。她曾经在南卡罗来纳州(SouthCarolina)尝试给一款美国当地的有名的甜菜肴配酒,发现几乎所有的干型葡萄酒与之搭配都显得乏味。因为美国南部的菜肴都比较甜,苏玳甜酒也许是完美的搭配。

听完专家们的意见,你是否有所收获?成功的美酒与美食的搭配需要不断地尝试。从今天开始不断发掘属于你的配餐秘籍吧!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