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Uku365.com扩展阅读
土耳其的葡萄酒文化
土耳其是一个穆斯林国家,这个民族基本上没有喝葡萄酒嗜好,但是其历史学家却认为,葡萄酒的酿制工艺起源于6000年前的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地区。而且据《圣经》记载,传说大洪水将诺亚方舟冲至安纳托利亚东部的阿勒山之后,方舟上的一只山羊将一个人引领到一块长满了野葡萄的斜坡上,落地的野葡萄经与雨水结合发酵后飘出阵阵酒香味,于是他受启发成了世上第一个葡萄酒酿造者。据史书记载,在土耳其附近海域从事航海较早的腓尼基人,在爱琴海和地中海沿岸地区贩运葡萄酒而致富的。尽管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在他们统治的时期里,严禁穆斯林臣民喝葡萄酒,但葡萄酒酿造工艺却得以在当时的希腊人和亚美尼亚基督信徒社会中流传下来。以后,随着奥斯曼帝国的消亡,数百万掌握葡萄酿酒技术的少数民族的举家外移,几乎使得土耳其的葡萄酿酒技术失传。土耳其是一个葡萄种植大国,全国的葡萄种植超过100万公顷,号称世界第四大葡萄生产国。由于土耳其日照充足,土壤肥沃,生产的葡萄糖分高,口感好。土耳其盛产葡萄的地方叫卡帕多齐尔,这个地区地貌奇特,它由奇怪的火山石构成。当地依旧保留有许多古老的教堂,教堂的地窖据说是当年早期的基督徒用来藏匿他们酿制的葡萄酒的地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土耳其人希望在土耳其这个葡萄酒的发源之地,重新唤起人们喝葡萄酒的风气,他们尤其希望通过鼓励人们喝葡萄酒来减少并替代当地人爱饮烈酒的不良习俗。
唐朝——灿烂的葡萄酒文化
唐朝是我国葡萄酒酿造史很辉煌的一段时期,葡萄酒的酿造已从宫廷走向民间,葡萄酒在内地开始有较大的影响力。《太平御览》记载,唐贞观13年(公元640年),唐军在李靖的率领下攻破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唐太宗从高昌国获得马乳葡萄种和葡萄酒酿造法后,不仅在皇宫御苑里大种葡萄,还亲自参与葡萄酒的酿制。酿成的葡萄酒不仅色泽很好,味道也很好,并兼有清酒与红酒的风味。李白十分钟爱葡萄酒,他在《对酒》中写道:“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账底奈君何。”记载了葡萄酒可以像金叵罗一样,作为少女出嫁时的陪嫁物,可见葡萄酒在当时已经普及到了民间。在唐代的葡萄酒诗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王翰的《凉州词》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作为盛唐时期的边塞诗,整首诗充满着一种必胜信念的盛唐气度,表达出一种涵盖一切的气势,同时也作为千古绝唱载入中国乃至世界葡萄酒文化史。
摩尔多瓦葡萄酒文化
摩尔多瓦有5000多年的酿酒历史,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且古老的葡萄酒酿造传统工艺,但它出产的葡萄酒相比其波尔多、勃艮第这些产区的葡萄酒来说实在是太“默默无闻”了。不过就算如此,摩尔多瓦葡萄酒也逐渐地在国际舞台上表现自己,除此之外,摩尔多瓦(Moldova)还有着“葡萄酒王国”的美称。
摩尔多瓦位于世界葡萄酒起源和发展的必经之地——黑海的沿岸,这里的人民在数千年前就与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结下了深深的不解之缘。摩尔多瓦是国际葡萄酒组织(OIV)的五个创始国(其余四国为: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中最古老的葡萄酒生产国。
摩尔多瓦与波尔多、勃艮第所处的地理纬度相似,这大概就是它能生长出优质葡萄的原因。摩尔多瓦位于罗马尼亚和乌克兰之间,面积很小,75%以上的土地都是适合葡萄生长的黑钙土,众多丘陵山谷纵横交错还有黑海带来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摩尔多瓦种植葡萄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这里是世界上葡萄园最密集的国家,摩尔多瓦人有四分之一都是酿酒师。
摩尔多瓦当地葡萄酒甘甜度适宜,醇厚润泽,口感极佳。其红葡萄酒具有独特、奇妙的香气和味道,属于野性奔放型;白葡萄酒清新易饮,并且价格亲民,大小餐馆中的葡萄酒一般都在2-3美元之间,甚至比啤酒、矿泉水还要便宜;超市的多种酒品价格均在15-25人民币。自古以来,摩尔多瓦就被俄罗斯沙皇誉为“俄罗斯的酒窖”,在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中拥有很高声誉。时至今日,摩尔多瓦葡萄酒在全世界也开始备受热捧。
摩尔多瓦还有着一个令世人叹为观止的克利科瓦(Cricova)地下大酒窖,酒窖全长280公里,是摩尔多瓦葡萄酒博物馆,更堪称欧洲乃至世界第一大珍品酒窖,共收藏了本地和世界各地共653个品牌的收藏珍品葡萄酒,总数达150万瓶。
我国古代葡萄酒文化很辉煌
我国古代葡萄酒文化在唐代时期,由于疆土扩大,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喝酒已不再是王公贵族、文人名士的特权,老百姓也普遍饮酒。盛唐时期,社会风气开放,不仅男人喝酒,女人也普遍饮酒。女人丰满是当时公认的美,女人醉酒更是一种美。唐明皇李隆基特别欣赏杨玉环醉韵残妆之美,常常戏称贵妃醉态为“岂妃子醉,是海棠睡未足耳。”当时,女性化妆时,还喜欢在脸上涂上两块红红的姻脂,是那时非常流行的化妆法,叫做“酒晕妆”。近年港台和沿海城市流行的“晒伤妆”,即一千多年前唐朝妇女的“酒晕妆”。盛唐时期,人们不仅喜欢喝酒,而且喜欢喝葡萄酒。因为到唐朝为止,人们主要是喝低度的米酒,但当时普遍饮用的低度粮食酒,无论从色、香、味的任何方面,都无法与葡萄酒媲美,这就给葡萄酒的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当时,国力强盛,国家也不设酒禁令。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都十分钟爱葡萄酒,唐太宗还喜欢自己动手酿制葡萄酒。在当时有名的诗人李白,又称“诗仙”、“酒仙”,素有“斗酒诗百篇”的名声,更是钟爱葡萄酒,甚至在酒醉奉诏作诗时,还忘不了心爱的葡萄酒。他在《对酒》中写道: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实际上,李白不仅是喜欢葡萄酒,更是迷恋葡萄酒,恨不得人生百年,天天都沉醉在葡萄酒里。《襄阳歌》就是他的葡萄酒醉歌。他在《襄阳歌》中写道:“……,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江鸭头绿,恰以蒲萄初酦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诗人李白幻想着将一江汉水都化为葡萄美酒,每天都喝它三百杯,一连喝它一百年,也确实要喝掉一江的葡萄酒。
匈牙利是重视葡萄酒文化的民族
葡萄酒在匈牙利这个民族已有千年的历史。早在八百多年前,酿制葡萄酒外销便成为了匈牙利人的重要经济活动。一本在十二世纪写成的匈牙利历史文献《GestaHungarorum》,曾经以多段的内容,详细_述葡萄酒在匈牙利朝野和民间的普遍享用和生产。这本史书的有关记载,堪足证明匈牙利人是欧洲酿制葡萄酒的先驱,只可惜该文献附有著作人姓名的首页,因年代湮远而散佚,作者亦无从稽考,后人只有用“无名”(Anonymus)作为编著者之名。由于这本文献的记载对匈牙利酿酒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无名”(Anonymus)一词便成为匈牙利葡萄酒的相关用词。维兰(Villany)酒区的名酿酒师GereAttila就是把他的其中一种得意名酿以Anonymus作为酒名。最为人知的匈牙利红酒,自然是那风格独特的“牛血”Bikaver。这是一种以多种土生葡萄为主混酿而成的红酒。这种“牛血”的正宗来源和原创,有着长期的争议。埃格(Eger)和锡莎(Szekszard)两个酒区都坚称“牛血”是源自他们的酒区。埃格酒区的酿酒人以土耳其人围攻埃格城的抗敌英雄故事为据,坚持EgriBikaver才是“牛血”的正宗;而锡莎酒区则以早在十一世纪已有文献提及锡莎与“牛血”的相关,加上配混“牛血”的酿制方法在该区有长久的历史,作为力争的理据,两区为此争持多年。后来,匈牙利政府为了平息争议,便采取了持平的决定,订定两区均可以用“牛血”Bikaver之名,出产这一类混酿的红酒,分别只在Bikaver一词之前加上各自酒区之名。今天的“牛血”便有EgriBikaver和SzekszardiBikaver两个品类。两区所产的“牛血”其实各有不同的配混和风格。SzekszardiBikaver多数混有区内较多产量的卡达卡(Kadarka)葡萄,色味较为显著;而EgeiBikaver则混入一定比例的CabernetSauvignon或Merlot,使酒质另显风格。其中的优劣之分,自需由饮家随喜好而定了。
匈牙利葡萄酒历史与文化
匈牙利葡萄酒生产的历史已有1000多年,自古即为葡萄酒生产大国,并且在1000年的历史中产生了世间的瑰宝一“贵腐酒”,完胜的传说一“公牛血红酒”以及葡萄酒之乡产区的美称等。在法国的文学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来自匈牙利的名酒,是当时欧洲皇室贵族们最爱的葡萄酒之一。
匈牙利(Hungary)葡萄栽培历史长久,到14世纪末便在国内基本形成了22个葡萄酒产区,著名的产区有匈牙利东北部的托卡伊(Tokaji),公牛血的产区一埃格尔(Eger)和塞克萨德(Szekszard),南部的葡萄酒之乡维拉尼(Villany)。如今每年匈牙利都会举办葡萄酒、品酒会等活动,以其独具特色的葡萄酒度假项目充分展现了其葡萄酒生产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托卡伊可称为匈牙利产区最耀眼的明珠。这里自12世纪就开始人工种植葡萄,被认为是世界最早的葡萄种植区和葡萄酒加工地。直到16世纪中叶开始出产世界上最卓越的甜白葡萄酒“托卡伊阿苏”。历史上该地曾拥有很多专供王室或极品珍藏的葡萄酒酒厂,托卡伊也因此而成为匈牙利葡萄酒贸易的中心。整个托卡伊地区既是葡萄和葡萄酒的产区,也是自然和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旅游胜地。
埃格尔(Eger)是匈牙利北部的英雄古城,这里是著名的“公牛血”的故乡,其城内古迹有“匈牙利艺术珍宝”及“匈牙利雅典”之称。埃格尔最为著名的葡萄酒是EgriBikavér红酒。而EgriBikavér还有着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Bull’sBlood(称为“公牛血”),这个名称源自于1552年的一场由土耳其苏莱曼大帝发动的侵略战事。当时匈牙利的将领为了激励士气,给士兵提供了大量美食和Bikavér红酒,喝过Bikavér红酒后士兵们果然斗志高昂,而土耳其军队听闻匈牙利军队喝了公牛血,勇猛异常,竟害怕畏缩至放弃进攻。从此Bikavér“公牛血”之名不胫而走,流传至今。
在南部,虽然知名的葡萄酒产区不如北部那么繁多,但也开发出一条以葡萄酒知名产区维拉尼(Villány)为重点的“葡萄酒之路”。维拉尼四周地域阴凉、湿润并充满霉菌的农庄葡萄酒窖,数百年的历史文物、处所普通特色的菜肴对人们颇具吸引力。该产区于1987年被授予“葡萄酒之乡”的称号。
欢迎阅读酒库网jiuku365.com红酒频道的《葡萄酒文化之“草根”与“皇家”》内容,更多精彩访问红酒与葡萄酒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