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香气千变万化,复杂难辨,其中更有着口香糖、血液和湿羊毛等令人匪夷所思的奇特风味。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几款葡萄酒的奇妙风味。

1.口香糖

用佳美(Gamay)酿造的博若莱葡萄酒就带有典型的口香糖风味。这种风味通常与二氧化碳浸渍法(carbonicmaceration)有关。使用二氧化碳浸渍法可以酿造出果香充沛,口感柔顺,适合早期饮用的红葡萄酒。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2.指甲水

指甲水的味道并不好闻。如果一款葡萄酒带有这种味道,那意味着酒中带有乙酸乙酯酒精氧化后得到的产物,当葡萄酒变成醋酸后,就会出现这种化合物。如果含量适中,它可以给葡萄酒增加复杂度。甜葡萄酒,如苏玳甜白(Sauternes)和波特(Port),经常带有这种物质。

3.汽油

这种香气通常与陈年雷司令(Riesling)葡萄酒联系在一起,它也会出现在比较年轻的葡萄酒中,尤其是产自温暖地区的年轻雷司令葡萄酒。陈年雷司令葡萄酒中的汽油味广受赞誉,不过如果年轻葡萄酒中也出现这种味道,就不怎么令人满意了。

4.血液

红葡萄酒中的血液味道类似于生牛排或者生铁的味道。用克罗地亚的葡萄品种特朗(Teran)所酿造出来的红葡萄酒就经常会带有血液的味道。特朗是伊斯特里亚的本土品种,用它酿造出来的葡萄酒散发出新鲜血液、胡椒和桑葚的香气。

5.湿羊毛

这种风味通常出现在白诗南(CheninBlanc)葡萄酒中,尤其是那些产自卢瓦尔河谷(CheninBlanc)的白诗南葡萄酒;有时它也出现在勃艮第(Burgundy)白葡萄酒中。湿羊毛并不是一种负面的风味,它可以增强葡萄酒的风味。

小编推荐

世界种植面积最广的十大葡萄品种 你都尝过吗?


世界上可以用来酿造葡萄酒的葡萄品种多达数千种,而即使是已经商业化种植的品种也接近1300种。这么庞大的数字,我们作为普通的消费者自然不可能完全掌握。实际上,葡萄品种的复杂程度可能远超过你我的想象,因为许多品种是另外一些品种的克隆,同时某些葡萄在不同地区的名字也有所不同。

在那么多的葡萄品种里面,假如让你马上说出脑海里浮现的最常见的品种,是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还是美乐(Merlot)?看看以下的世界种植面积最广的葡萄品种排行,是否与你的印象有所出入吧。

世界种植面积最广的十大品种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榜单内的大部分品种,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葡萄,例如前面已经提及的赤霞珠、美乐,以及霞多丽、西拉、长相思等等。

赤霞珠为什么最流行?

赤霞珠不能算是非常古老的品种,它的出现始于17世纪下半页,由品丽珠(CabernetFranc)和长相思(SauvignonBlanc)意外杂交而来。不过,赤霞珠迅速成为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的葡萄品种,主要得益于它对不同气候极强的适应性。赤霞珠在几乎所有的葡萄酒生产国都有种植,从加拿大到黎巴嫩,从法国到新西兰,赤霞珠可以说无处不在。

除了品种本身的适应性强这一特性之外,它的流行也与波尔多(Bordeaux)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密不可分。赤霞珠与美乐都是波尔多地区最重要的葡萄品种,而波尔多葡萄酒在世界范围内的盛行,使得许多人已经将这两种葡萄与波尔多划上等号,它们也随之成为人们最熟悉、需求量最高的葡萄品种。与赤霞珠和美乐类似的,还有来自勃艮第(Burgundy)的黑比诺(PinotNoir)和霞多丽(Chardonnay),这两种葡萄同样得益于产区的成功而成为最流行的品种。

阿依伦与白玉霓

在种植面积最广的十个品种里面,阿依伦(Airen)和白玉霓(Trebbiano)大概是最让人感到陌生的葡萄了。

阿依伦起源于西班牙卡斯蒂利亚-拉曼恰(Castilla-LaMancha)地区,是整个西班牙种植面积最广的葡萄品种,同时也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白葡萄品种。

阿依伦的流行,在于它自身对干旱、病害的抵抗能力:阿依伦能在炎热、干燥和土壤贫瘠的环境中生长,同时抵抗虫害和病害的能力也极强,再加上种植密度低、产量又极高,因此种植极广。

与阿依伦相似,起源于意大利的白玉霓(意大利语中称为特雷比奥罗Trebbiano,而法语UgniBlanc才译为白玉霓),也拥有适应性强、产量高的特点。不同的是,虽然白玉霓对白粉病和灰霉病抵抗力强,但易受霜霉病侵害,种植期间还需防大风天气。

阿依伦与白玉霓还有另外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常常被用作白兰地(Brandy)的基酒,例如我们常常饮用的干邑白兰地(Cognac)大部分都由白玉霓酿造。不过,随着其它品种的流行度日益上升,阿依伦与白玉霓的种植面积逐年下降,未来它们在榜单内的位置也许会不断下滑,甚至被其他品种取代。

你了解各种葡萄酒的最佳侍酒温度是多少吗?


一款佳酿的风味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葡萄园的土壤、气候、酿造工艺、储藏和侍酒温度等。作为消费者,我们无法控制葡萄酒出售前的因素,但在我们购买葡萄酒后,可以决定葡萄酒的储藏和侍酒温度。适当的储藏温度和侍酒温度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葡萄酒的品质和风味。关于葡萄酒如何储藏,想必各位葡萄酒爱好者早已了然于心。但是,各种葡萄酒的最佳侍酒温度是多少呢?

1.红葡萄酒

通常,红葡萄酒侍酒温度略低于室温,但室温是个不确定的因素。比如夏天,室温偏高,就会对葡萄酒的风味造成影响。一般情况下,多数红葡萄酒的侍酒温度为15℃-18℃,最理想的侍酒温度为16℃。当然,因为不同的红葡萄酒成熟速度、酿酒葡萄品种和酿造方法不同,因此侍酒温度也不尽相同。在饮用时,需要根据葡萄酒的风味浓度、酒体轻重和结构复杂度来决定最佳侍酒温度。对于酒体轻盈、果味浓郁的红葡萄酒,侍酒温度就要偏低,13℃为宜。如果葡萄酒能够在当次饮用完毕,每次倒完酒无需再对葡萄酒进行冷藏降温。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2.白葡萄酒

与红葡萄酒不同,白葡萄酒的侍酒温度需要更低。通常,多数白葡萄酒的侍酒温度为10℃-15℃,13℃一般是最佳侍酒温度。同样,这也要根据葡萄酒的风味、酒体和结构做出调整,比如夏布利(Chablis)的霞多丽(Chardonnay)葡萄酒和德国的雷司令(Riesling)葡萄酒酒,这些酒体轻的葡萄酒侍酒温度就要更低一些。在饮用白葡萄酒的时候,可以先将葡萄酒放入冰桶降温,然后品尝。如果喜欢冰镇之后的风味,可以保持这个侍酒温度,也可以让葡萄酒渐渐升温,感受葡萄酒香气的变化。

3.桃红葡萄酒

桃红葡萄酒的最佳侍酒温度与白葡萄酒基本相同,在10℃-15℃的温度范围内饮用即可。

4.起泡酒

无论是桃红起泡酒还是白起泡酒,都需要很低的侍酒温度,以保持葡萄酒中的二氧化碳,较低的温度同时还能使得葡萄酒中的气泡更加精细。因此,香槟(Champagne)及其他起泡酒的侍酒温度为大约4-7℃。这个侍酒温度和冰箱的冷藏温度相当,饮用前可以放在冰箱。但是,冰箱内的湿度太低,不适宜长期储藏,否则会导致瓶塞干枯变形,破坏葡萄酒的密封性。

由于葡萄酒的风格各异,在具体的饮用过程中,还需要对葡萄酒进行充分了解后,再确定最理想的温度。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饮用葡萄酒之前,应将其放在温度和湿度都适宜的避光处储藏,以免葡萄酒的风味受到破坏。

有关葡萄酒的酒体 你了解多少?


葡萄酒的酒体(Body)这个品酒中最基本的术语,描述了葡萄酒的口感与重量。就像人的身材有环肥燕瘦之分一样,葡萄酒的酒体也有厚重轻盈之别。

葡萄酒可以分为饱满型、中等型及轻盈型,他们描述的是葡萄酒在舌头上的重量和质感。

酒体饱满的葡萄酒往往骨架庞大强劲,能给人带来强烈的口感冲击。更形象点说:饱满的酒体如身材高大壮硕的男男女女,他们都能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反之,轻盈型葡萄酒则拥有更多微妙和纤瘦的感觉;中等型酒体则大多介于两者之间。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酒体与什么有关?

酒体虽然是一个相对比较主观的概念,但它也跟一些客观性的因素有关,比如单宁,糖度,酸度和酒精度。

单宁就像人的骨头,决定了葡萄酒的骨架,例如赤霞珠的单宁含量高,天然比黑比诺的酒体强;而糖度,酸度,酒精度和其他物质就想人的皮肤肌肉一样,决定了是否饱满,通常酒精度越高、酒体越高。

酒体饱满的就是好酒吗?

那么,酒体饱满的葡萄酒一定是好酒吗?

并不尽然。酒体饱满的酒通常更能带来感官上的刺激和享受,因此,人们往往会把酒体和葡萄酒品质挂钩,认为酒体饱满就是好酒,但实际上这样是不对的。

一款优质葡萄酒所突出的特点应该是它的复杂度和平衡感,即酸、涩、苦、甜等各种味道交汇依然能给呈现恰到好处的口感。这有赖于每种物质含量的投放,残留或不足都不算完美。每种味道不能过于突出但也不能表现寡淡,他们之间的协调性只有维持平衡状态,这款葡萄酒才拥有生命和活力,才称得上是一款优质葡萄酒。

有葡萄酒界第一夫人之称的杰西斯罗宾逊曾在所著的TheOxfordCompaniontoWine一书中阐述了酒体与葡萄酒品质的关系,并清楚表明:酒体与葡萄酒品质无关。因此,无论饱满与否,平衡感、复杂度、余味和品种特色等综合起来才是判断葡萄酒品质的主要因素。

关于加强葡萄酒你了解多少?


关于加强葡萄酒你了解多少呢?加强葡萄酒是在天然葡萄酒中加入蒸馏酒调配后形成的,酒精度一般在15%-20%。如今,被大家所熟知的有4种加强葡萄酒,它们分别是来自葡萄牙的马德拉酒(Madeira Wine)、来自意大利的马沙拉酒(Marsala Wine)、来自葡萄牙的波特酒(Port Wines)和来自西班牙的雪利酒(Sherry Wine)。

1、马德拉酒

马德拉酒来自葡萄牙统治的岛屿。一般来说,大部分的马德拉酒都是用来烹饪美食的,但是对于那些较好一些的马德拉酒(大多陈酿数十年)却是作为饮品来品尝的。马德拉葡萄酒呈浅褐色,是既有甜型、也有干型的葡萄酒。它的酿造葡萄一般是舍西亚尔(Sercial)——干型和酸性;韦尔德略(Verdelho)——半干型;布尔(Bual)——口感丰富;马姆齐(Malmsey)——偏甜的葡萄品种。

2、马沙拉酒

马沙拉酒是根据马尔萨拉地名而命名的,位于西西里岛(Sicily)的西部,是既有甜型、也有干型的葡萄酒。这种烈酒用于烹饪美食要比直接饮用来的更好。

3、波特酒

波特酒来自葡萄牙杜罗河(Douro Valley)波尔图地区。波特酒属于一种加强型红葡萄酒,它分为许多不同类型的波特酒,分别为年份波特酒(Vintage Port)、宝石红波特酒(Ruby Port)、茶色波特酒(Tawny Port)等。

年份波特酒是用同一个年份收获的葡萄原料酿制而成,并且这些葡萄都是当年品质最高的果实。一般来说,年份波特酒是所有波特酒中价格最昂贵的,通常需要陈年。

宝石红波特酒调配后一般不需要陈年,是所有波特酒中价格最平易近人的一种。宝石红波特酒的味道较甜,单宁较低,带有成熟的樱桃风味。

茶色波特酒是由不同年份的波特酒调配而成,这种波特酒以宝石红波特酒为基础,需要陈酿很多年。

4、雪利酒

雪利酒是由帕洛米诺葡萄酿造而成。颜色呈浅色,但也有深色;口味既有干型、也有甜型。主要的雪利酒有菲诺——白色,呈干型;曼萨尼亚雪利酒——白色,呈干型,微淡;白雪利——色呈深色,有坚果的风味;欧罗索雪利——棕色,干型,口感丰富;阿莫罗斯——棕色,甜型,适合饭后饮用;奶油雪利)——甜型,适合饭后饮用。

最“玄乎”的葡萄酒概念——酒体


对葡萄酒来说,酒体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它无色无味,不属于任何一种物质,只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在盲品中,我们可以借助酒体的轻重来协助判断葡萄酒的品种、产区等信息。它是葡萄酒的一个关键指标,而且会影响葡萄酒配餐。那么,到底什么是酒体呢?酒体是葡萄酒给口腔带来的一种或轻或重,或淡或稠的感觉。对比一下水和伏特加给口腔的不同感受,伏特加含有酒精,因此它比水喝起来更显浓稠。枫糖浆也比水更浓稠,因为它含有可溶性糖分。为什么酒精比水更黏稠呢?分子越长、越容易形成氢键的物质就显得越黏稠。水分子很容易形成氢键,可惜它是最小的分子,所以它不能与其他分子轻易地黏在一起。而酒精的乙醇分子比水分子更大,也很容易与其他分子结合,所以它显得比较黏。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左为水分子,右为乙醇分子;后者的结构使得它倾向于与其他分子进行结合,结合过程中产生的阻力就是它的黏性。

葡萄酒的酒体取决于酒精度、残留糖分、可溶性风味物质(如果胶、酚类、蛋白质等)以及酸度。前三种成分的含量越高,葡萄酒的酒体就越重;不过,酸度越高,葡萄酒的酒体就会显得越轻。因此,酸度高的葡萄酒通常酒体偏轻;当然,有些葡萄酒不仅酸度高,残留糖分含量也高,那它的酒体就依然会显得丰满厚重。如何形容葡萄酒的酒体?跟酒体相关的描述是葡萄酒词汇中最令人费解的部分之一。如果没有经过学习,你就很难理解酒体轻、酒体重这样的量化描述以及轻盈、丰满这样的质化描述到底是什么意思。下面提供一个简单的词汇表格,介绍关于葡萄酒酒体的5种量化描述和相应的各种质化描述,并拿葡萄酒与牛奶进行对比。部分质化描述形容词适用于多种酒体的葡萄酒,因为对于不同的品种,其酒体的轻重划分标准不一样。另外,有些形容词不仅仅可以用来形容酒体,还可以用来形容香气、结构和平衡度。酒体丰满的葡萄酒比酒体中等的可以用更多的词汇来描述。葡萄酒的酒体分类和描述:

把葡萄酒的酒体从轻到重分为五类,而不是用具体的数字来进行分类,是因为酒体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感性的概念,而不是一种具体的、可以精确衡量的物质。在现实世界里,葡萄酒的酒体从轻到重是一个连续性的过渡过程,没有一个具体的分界线。比如,酒体中等偏高只是用来泛指一系列接近这个标准的葡萄酒。葡萄酒的五个类别中,每个类别的范围大小并不一样。比如,中等涵盖的范围其实比较小,虽然我们很多时候都倾向于把一款酒的酒体粗略地评价为中等;轻盈的范畴比厚重的小很多,因为葡萄酒的酒体是有下限的,再怎么轻也不会轻到哪里去,但它的厚重程度却没有上限。葡萄酒的酒体跟侍酒温度也有关系。温度越高,酒体就越轻。另外,葡萄酒的酒体跟它所搭配的食物也有关系。高级品酒师需要用量化的标准来把一款葡萄酒的酒体精确地描述出来,比如,他需要清楚地说明一款酒的酒体到底是中等偏低还是中等偏高;而一般的品酒师通常混合使用量化和质化的标准来描述酒体,比如,他可以用接近丰满来描述一款酒体在中等偏高至丰满之间的葡萄酒。

葡萄酒怎么喝最健康?


相信大家无论喝不喝葡萄酒,心底都会存在这样一个疑问:葡萄酒是真的对身体有益吗?想要弄清这个问题,就要先弄清楚你的酒杯里到底装着什么。

葡萄酒包含哪些化学成分?

酒精是葡萄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葡萄酒中卡路里的主要来源。此外,葡萄酒还含有一些更为有趣的化学成分,如氨基酸(AminoAcids)、酯类(Esters)、矿物质、酚类(Phenols)、糖分、挥发性酸(VolatileAcidity)、乙醛(Acetaldehyde)、甘油(Glycerol)、亚硫酸盐(Sulfites)、糖醇(SugarAlcohol)以及其他醇类物质。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葡萄酒中有益和有害成分的比例

85%为有益成分:在葡萄酒中,水、花青苷(一种抗氧化剂)、包括单宁和白藜芦醇(Resveratrol)在内的多酚(Polyphenols)占了绝大部分,这些都是对人体有益的。

15%为有害成分:葡萄酒中以酒精形式展现出的有害物质大约占5.5%-21.5%。酒精或者说乙醇(Ethanol)是一种神经毒素,经过肝脏代谢之后,乙醇会变成一种被称为乙醛的致癌物,然后转化为乙酸(AceticAcid),最后又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由肾脏排出体外。即便酒精对人体有害,但由于不含酒精的葡萄酒口感会差一些,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饮用含酒精的葡萄酒。

适度饮酒是发挥葡萄酒健康作用的诀窍

如果你想通过饮用葡萄酒来保持身体健康,有一点一定要注意:只有适度饮酒才能真正发挥葡萄酒的积极作用。对于适度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参考美国对适度饮酒的定义:以每杯酒150毫升为标准容积来算,成年男性每天饮用2杯酒精度在12%左右的葡萄酒(约200卡路里)为宜,女性则以一杯(约100卡路里)为佳;同时,一周的低风险饮酒量上限是男性14杯,女性7杯。由于男性体内分解酒精的酶(Enzymes)比女性更多,因而所能饮用的酒量也更多一些。

喝酒上脸?那就要少喝点了

有些人在喝一杯酒或很少量的酒后就开始脸红或者起疹子,甚至产生过敏反应,这很可能是因为他们体内的乙醛脱氢酶(AcetaldehydeDehydrogenase)存在缺陷,摄入的酒精会更快转化成乙醛,乙醛的转化速度越快,越能对胃造成不适,体内会也会积累更多的致癌物质。因此喝酒上脸的人适宜饮用的酒量也会较一般人更少。

葡萄酒中既含有益身体健康的成分,也有能对身体造成伤害的有害物质,而每个人体质不同,对有害物质的分解和承受能力也不一样。因此,根据自身情况,适度饮酒、有节制地饮用葡萄酒就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不论你过去的饮酒习惯如何,从今天起,从2017年开始,养成适度饮酒的习惯,享受美酒,更要享受生活。

智利中央山谷,“藏”在南美洲的葡萄酒圣地,你了解吗?


提到世界著名葡萄酒产区,或许大多数人会想到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老牌葡萄酒产区,以及美国、澳洲这两大新兴葡萄酒产地。实际上,在南美洲,也藏着一个历史悠久的葡萄种植区与葡萄酒产区,被人们称为葡萄种植的天堂,那就是智利的中央山谷。

漫长的历史,悠久的葡萄圣地

智利中央山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葡萄种植区,葡萄栽培始于1518年。当时的西班牙传教士在圣地亚哥周边种植葡萄,以酿造葡萄酒供教会做弥撒用。而后人们发现,中央山谷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有着孕育葡萄酒的绝佳环境,至此便有了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的传统。

19世纪,欧洲爆发葡萄根瘤蚜菌病,大部分葡萄园深受其害,甚至在波尔多产区红极一时的葡萄品种卡曼尼都因此绝迹。但智利因西靠太平洋,东接安第斯山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造就了智利与世隔绝的孤立,根瘤蚜虫未能越过屏障侵袭到这片国土,智利也因此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经历过根瘤蚜虫病的国家。而卡曼尼也成功地在中央山谷保存下来,并发展出智利特有的别样风味。

智利中央山谷,名副其实的葡萄种植的天堂。这里的葡萄酒纷繁多样,散发着多重魅力,无论是鲜亮的白葡萄酒还是高贵的红葡萄酒,只要你有所偏爱,总能投你所好。近30年来,智利中央山谷逐渐走向了世界,由于低税、口味独特等优点,深受大众喜爱,而人们对智利葡萄酒的探索将远不止步于此。

黑皮诺 最娇贵优雅的葡萄酒


原产法国勃艮第的黑皮诺,栽培历史悠久,单宁低,酒体轻,结构复杂,但气质优雅。

被公认为全世界风格最优雅的黑皮诺葡萄酒最诱人之处在于她迷人的红果香气,特别是独特的野樱桃与樱桃酒香气,上好的黑品乐陈年后还常有酸梅、干稻草、香料甚至动物毛皮的香气。在口感上黑皮诺的酸度较高,丹宁的质感非常细致平滑,没有其他品种可与之比拟。

顶级的PinotNoir拥有其他任何酒都无法媲美的质感,而且几乎很难逾越。不仅仅是细腻那么简单,那种感觉有如抛光后的水晶球,润而不散,清雅又不是没有力量,一切似浑然天成,绝不是大多数红酒给人的强丹宁口感,架构庞大,入口刺激的粗糙感觉,其他品种想达到PinotNoir的境界也是相当困难的。 

黑皮诺的口感不是以浓重与强劲取胜,完全以细腻的质感与灵巧的变化为专长,不强抢食物的风味,酿成的红酒特别适合用来搭配味道精巧的菜肴,尤其是以小牛以及鸡、春鸡、珠鸡、火鸡和雉鸡等鸡肉烹调成的精致料理。即使是乳酪,也比较适合像Reblochon这一类滋味丰富,但却变化细腻的牛奶乳酪。而且,黑皮诺也比其它大部分的红酒更能佐配海鲜与水产料理。 

然而好的黑皮诺的酿造却绝非她的口感那样让人愉快,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天性娇贵的黑品乐葡萄,不仅脆弱多病,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更是严苛,一离开原产地就很难长出好葡萄来,即使是在已经种了六百多年黑皮诺的法国勃艮第产区,也仅有少数几片山坡地能讨黑品乐的欢心,让它得以安然生长。 

这样难缠,让葡萄农与酿酒师难以掌握的品种甚至被称为是伤心葡萄,让爱它的人受尽折磨。但是,黑皮诺红酒就是那么迷人,让人甘心为它忍受磨难。全世界的配酒师都在尝试挑战PinotNoir这个难打理的葡萄品种,ASC精品葡萄酒公司销售总监AnnieLundin就认为能酿造最好的PinotNoir世界上最好的酿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