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酿酒工艺专题。这篇关于《小谈酿酒葡萄采收》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金秋9月,又是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的季节。在北半球的不少产区,葡萄采收已经陆续拉开了帷幕,葡萄园里到处可见酒农们忙碌的身影,一串串葡萄被采摘下来,运往酒庄铸成佳酿。在葡萄酒诞生的整个历程中,采收其实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对成酒的品质影响重大。今天,小编将从以下三个角度,带你认识酿酒葡萄的采收。

一、北半球vs南半球

由于南北半球存在季节差异,因而葡萄生长周期也截然不同。就采收而言,北半球的葡萄采收时间一般是9-10月份,用于酿造晚采收(LateHarvest)葡萄酒和冰酒(IceWine)的葡萄时间稍晚,而南半球的采收时间则是在3-4月份。在北半球葡萄丰收之时,南半球正值春季,葡萄树处于发芽期。

图片来源:WineCollective

二、采收注意事项

1.采收时间

这里说的采收时间有两层含义。一是较大范围的采收时期,二是采收在一天当中的时间点。

采收时期对于葡萄品质而言非常关键。具体而言,过早采收会造成色泽不良,含糖量低,成熟度不够,酿造出来的葡萄酒酒精度低,带有青椒等生青味,品种的风味特征无法得以表达。而采收过晚则会造成酸度不足,酒精含量偏高,酿造出来的葡萄酒缺乏活力,平衡性不佳。因此,酿酒师会通过仪器精确测量或者反复品尝的方式来确定最终的采收日期。

采收在一天当中的时间也相当重要。一般而言,酒农们会选择在早晨露珠干了之后或下午3点之后采收,避免果实过于潮湿或由于高温失水。当然,在气候温暖或炎热的地区,夜晚采摘的方式也很常见。首先,夜晚温度较低,氧化的速度有所下降。其次,低温有助于保留葡萄的香气和风味,且能够减少葡萄被杂菌侵染的可能性。此外,白葡萄酒所需的发酵温度一般较低,夜晚采收还可减少降温能耗。而一些红葡萄酒在发酵前会经过冷浸渍(ColdMaceration)工序,因而利用低温的夜晚采收也是有利的。

JIUku365.com扩展阅读

葡萄丰收时节 跟着酿酒师去采收



10月19日电对于宁夏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来说,2015年是酒庄自开业以来迎来的最好的一个年份!让我们跟着首席酿酒师罗斯摩塞尔先生去采收,看看好酒是怎样酿成的!

临近葡萄采收时节,宁夏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的首席酿酒师罗斯摩塞尔,每天都要对葡萄样本的糖度和酸度进行检测,以便确定采收时机。如果糖度除以酸度所得数值为3055,即是最佳成熟度,意味着最佳采收时机到了!

虽然有现代化的糖度折光仪可以检测葡萄的糖度,但摩塞尔还是要亲口品尝一下,才会作出判断,他信奉爷爷传授给他的经验,认为感觉很重要。摩塞尔的爷爷是被誉为奥地利现代葡萄种植之父,是LorenzMoserHocherziehung棚架系统的发明者,他的专著《葡萄种植》迄今已被译为17种语言出版。

采收宜在晴天进行,并且要等阳光把早晨的露水收尽再动手!如果头一天下过雨,第二天虽然是晴天,也不能急于采收。

看看这几串赤霞珠多么完美!葡萄皮表面这层白色的蜡质果粉,可保护葡萄内部不受侵染,同时也是酵母等微生物依附的温床。酵母在发酵过程中负责把葡萄的糖分转化为酒精。平均而言,酿造一瓶葡萄酒大约需要5-6串葡萄。

使用这种筐装载葡萄的好处是:1、内部表面光滑,可确保伤不着葡萄;2、网孔有利于葡萄通风透气;3、容量可确保底层葡萄不承受太重的压力;4、箱式造型方便装运时码垛,箱体有利于保护葡萄在运送过程中免受外力碰撞和挤压。

葡萄运送到酒庄,首先要经过分拣台,手工挑出未成熟或腐烂的葡萄,以及可能夹带的葡萄叶和小虫子,才能传送到破皮去梗机。另外,摩塞尔强调指出:当天运到酒庄的葡萄,必须在当天加工完毕,不能过夜。

破皮去梗机的破碎辊为无毒高弹性橡胶制造,可避免压破果核、碾碎果梗。

酿造红酒在完成破皮去梗工序之后,即转入不锈钢发酵罐开始浸皮与发酵。在这个过程中,二氧化碳气体会把葡萄皮渣顶到葡萄汁上面,这就需要每天定时进行循环淋皮,以期充分浸提葡萄皮的颜色、单宁和风味物质。主发酵完成之后,立即进行皮渣分离,对固体部分进行压榨取汁。

新酿的颜色很美,果味很浓,口感略带一丝青春期的青涩,架构和质地已然是天生的美人胚子!

完成发酵的新酿将会转入橡木桶进行陈酿,摩塞尔自信地说:经过一年以上的橡木桶陈酿,你再来品尝,一定会有更大惊喜!


什么是葡萄的绿色采收?


绿色采收(GreenHarvest)是什么?它对葡萄的质量有什么影响呢?

实际上,绿色采收也称为疏果,指的是在7、8月份葡萄转色之前,通过人工的方式,摘除有瑕疵的果实,或是那些无法与大多数葡萄在同一时间达到成熟的果实。在葡萄成熟的过程中,叶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糖分,促进葡萄成熟。此时,如果葡萄数量过多,而叶子有限,葡萄果实就会难以成熟,或者达不到理想的成熟度,这会导致最终的葡萄酒果味不够集中、浓郁。通俗地说,绿色采收就是通过控制葡萄的产量,提高果实的成熟度,进而保证葡萄酒的品质。

绿色采收的时机很关键,需在葡萄转色之前完成。如果在葡萄成熟之前进行这一步骤,并无太大意义,这是因为葡萄在成熟过程中已经消耗了大部分营养,留给剩余果实的营养物质已经所剩无几了。

因为绿色采收几乎只能通过人工来实现,且要求采摘人员需拥有丰富的采摘经验,所以成本颇为昂贵,但仍有许多追求质量的酒庄选择这种方式,例如大名鼎鼎的柏图斯酒庄(Petrus)和里鹏酒庄(LePin)。在勃艮第(Burgundy),大多数葡萄园都会进行绿色采收。

葡萄园采收后会经历什么?


春、夏季的葡萄园景观比较相似,郁郁葱葱的葡萄藤为了新一年的开花结果而努力汲取养分。而采收季过后,酿酒师们都忙于酿酒,葡萄园又会有那些变化呢?

为来年的生长季作准备

在葡萄生长季中,嫩芽会在叶子和修长的绿色新枝之间生长,这些嫩芽在采收期间和采收后都会被保留。嫩芽一旦形成,当年就能在芽管内发育成熟,形成完整的微型结构,然后在第二年春天长成新枝、叶子、花朵和卷须,结出果实。因此,虽然葡萄藤冬季时在休眠,但实际上它是在为来年的生长季作准备。

天气

在冬季气温极端的地区,霜冻经常会导致新芽死亡,在某些情况下,葡萄藤本身也会被冻死,导致葡萄大量减产。面对这种情况,酒庄可以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如对葡萄藤进行培土保暖或者在葡萄园内放置加热器。在冬季过于温暖的产区,葡萄藤在一年内可能会结两次果,这样不但葡萄藤没有机会休养生息及储存能量,而且结出的果实和酿出的葡萄酒质量也不是最好的,不过这种情况比较罕见。

修剪

冬季时酒庄需要对葡萄藤进行仔细修剪,以保留适当数量的芽眼,这样来年春天葡萄藤不会长出过多新枝,叶子和果实的数量也不会超出酿酒师的期望。如果葡萄藤结出过多果实,可能会导致果实质量下降,因为每串葡萄汲取到的养分更少了。同样,如果不控制葡萄藤的树冠生长,果实也获取不到充足的营养。如果葡萄藤的叶片过于茂盛,可能会遮挡住果实,使其在春、夏季时不能获取完全成熟所需的充足阳光,这意味着葡萄酒将减产。因此修剪是葡萄园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在夏季能够控制多余的枝叶,在冬季也能控制下一个生长季葡萄藤嫩芽的数量。

葡萄藤冬眠实则是在养精蓄锐,因此冬季的天气情况和葡萄藤的修剪等都对来年的葡萄生长季起着重要的作用。

甜红葡萄的3种采收与种植方式


甜红葡萄酒是一种甜酒。但是甜葡萄酒不等于带甜味的葡萄酒,这种甜必须是纯天然的,完全来自于葡萄本身的糖分,而非人为添加糖所勾兑出来的甜。甜红葡萄酒对于葡萄的采收和种植要求严格。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从葡萄园里有几种采收与种植方式:

1.贵腐菌(BotrytisCinerea):

这种霉菌会散布在葡萄皮上,把葡萄里面的水份逐渐吸走,留下浓缩过的葡萄汁在葡萄里。只不过这种菌只有在温热而且潮湿的地区才会快速繁殖,而且为了要采收到好的葡萄采收时要用人工一颗一颗的采,十分费功\夫。用这种方式取得葡萄酿造出来的酒又称为贵腐酒。

2.冰冻法:

把熟成的葡萄留到葡萄藤上一直到冬天结冻后才采收,采收时因为葡萄里的水份被结冻,所以用这种葡萄压榨出来的葡萄汁十分浓稠甜度也高。用这种方式酿造出来的酒称为冰酒。

3.风干法:

在葡萄快要成熟时在葡萄梗与葡萄藤连接的地方弯曲使水份无法进入到葡萄里,这样可以使葡萄里的葡萄汁变浓。用这种方法的酒厂现在已经很少了,不过18世纪时法国普罗望斯区和意大利用这种方式种葡萄却很流行。据说18世纪南非的甜酒VindeConstance酿造时所用的葡萄也是用这种方法取得。

采收季 葡萄园内都要做好哪些工作?


都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葡萄酒的酿造中也是如此。葡萄采收在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决定了所得酿酒葡萄的成熟状况,从而间接地决定了最终成酒中各要素之间的平衡。那么在采收过程中,都要考虑些什么问题?做好什么主要工作?本文将简要为您解答。

1.选择正确的采收时机

葡萄园内的所有采收工作都始于此。早在八月,葡萄种植者们就开始逐地块地观察葡萄的成熟状态,并摘取样本品尝,或使用仪器测量葡萄中的糖分含量以确定其成熟度。如果葡萄采收过早,那么用其酿成的酒则会过酸,酒精度低并且生青味明显。如果采收太晚,成酒的酒精度则过高,香气也主要为炖煮水果等气息,缺乏活力。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选择最恰当的采收时机能从源头保证成酒中各要素的平衡。

除了糖分含量的确定,种植者们还需综合考虑葡萄园中的风土、所采收葡萄品种的特点、所酿葡萄酒的风格和采收期间天气状况等因素,来确定采收时机。准确的采收时机除了采收的日期,还包括一天当中最佳的采收时刻,一般清晨、傍晚甚至夜晚是葡萄种植者们的最佳选择,因为在这些时间段采收能避免太阳曝晒,得到的葡萄也更新鲜健康。

2.不同葡萄酒的酿酒葡萄采收顺序

从大范围来看,起泡酒的酿酒葡萄是最先采收的,因为这类葡萄酒需要较低的酒精度和较高的酸度。白葡萄的采收一般先于红葡萄,因为后者达到完全成熟状态所需的时间比前者要长。而晚采收葡萄酒(LateHarvest)和冰酒(Icewine)的酿酒葡萄的采收则更晚,因为这类葡萄需要达到更高的成熟状态,甚至是脱水浓缩糖分的状态。

3.选择合适的采收方式

葡萄园内的采收方式主要有机械和人工两种方式。机械采收成本低,且非常高效,该方式通过摇动葡萄树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收获大量的葡萄,可以避免葡萄在进入酿造环节之前因为采收周期过长而氧化变质。人工采收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较高,效率较低,但其优点在于细腻温和的手工方式能够极大程度地减少对果实的损伤。因此对于一些追求葡萄在酿造前完整状态的葡萄种植者来说,人工采收是其首选。

此外,这两种采收方式的选择还受限于诸多因素,例如产区的法律规定、葡萄园的地形地势、葡萄树的整形方式以及树龄和葡萄品种,例如娇贵的葡萄品种如黑皮诺(PinotNoir)等就需要人工采收。

4.快速转移采摘下来的葡萄

采收下来的葡萄需要立刻转移至酿造车间内开始加工或者降温保存,否则葡萄会因为堆叠在一起而升温氧化,从而使所酿酒液品质受到影响。

采收后的葡萄通常还需经去梗、筛选和破皮等程序后才进入我们熟知的发酵阶段,此后再经历桶陈、澄清和瓶陈等程序才能上市与消费者见面。对葡萄酒这种颇为精致娇贵的饮品而言,从种植到装瓶的每一阶段都需严格把关,精心呵护,可以说每一瓶葡萄酒都称得上是天时、地利与人和的结晶。

喝葡萄酒,不必“谈硫色变”


喝了这么多葡萄酒,大家肯定都在酒标上看过这样几个醒目的提示:含亚硫酸盐(ContainsSulfites),并且对此心生疑虑。二氧化硫(常见食品添加剂,通常以亚硫酸盐的形式添加)确实是目前葡萄酒中最有争议性的辅料之一,有人说它会导致头痛,也有人把它当作宿醉的根源。且不说这些传言是否真实,我们可以先先了解一下为什么这一信息会出现在酒标上。

历史渊源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禁酒令(Prohibition)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但对之后兴起的新禁酒主义(Neo-prohibitionism)可能鲜有耳闻。70年代开始,主张禁酒主义的团体就不断敦促参议院提出将葡萄酒成分标注在酒标上的立法提案,他们的目的并非让消费者知晓葡萄酒的成分,而是吓唬人们,让人少喝酒。然而参议院和其他政府机构不愿接手这个麻烦的差事,始终在踢皮球。

到了80年代,禁酒主义者斯特罗姆瑟蒙德(StromThurmond)当选参议院议员后,这一法案才被提上日程。1987年,禁酒主义者们终于强制将含亚硫酸盐的字样印到每一款酒的酒标上。这一警示语后逐渐被其他国家采用,于是乎,几乎所有葡萄酒现在都会标明含有亚硫酸盐,我国进口葡萄酒的中文背标上也会注明酒款以二氧化硫为辅料。

为何要加硫?

通过在酿酒桶内燃烧硫磺添加亚硫酸盐(图片来源:ChateauAnthonic)

首先,亚硫酸盐是酒精发酵产生的副产品,不论是注明含有亚硫酸盐的,还是宣称不含硫的酒款事实上都会自带一点亚硫酸盐。在酿酒时人工添加额外的亚硫酸盐有两个目的:抗氧化和抗菌,阻止酒液和酿酒容器内的微生物与氧气接触、繁衍,从而保持葡萄酒风味的新鲜度。如果没有亚硫酸盐,那么葡萄酒变成醋或者受酒香酵母(Brettanomyces)污染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酒中含有多少硫?

不同类型葡萄酒的亚硫酸盐含量有所不同,总的来说,大部分葡萄酒的亚硫酸盐浓度在每升100-200PPM(用于浓度极低时的含量单位,意为百万分之一)之间,通常不到果脯含硫量高的十分之一。

1.干红葡萄酒:约150mg/L(150PPM)

2.干型白、桃红葡萄酒:约200mg/L(200PPM)

3.甜红葡萄酒(含糖量高于5g/L):约200mg/L(200PPM)

4.甜型白、桃红葡萄酒(含糖量高于5g/L):约250mg/L(250PPM)

5.贵腐酒(NobleRotWine)等特殊酒款:约300mg/L(300PPM)

常见谣言

1.有机葡萄酒不含硫

有机葡萄酒可以做到不人工添加亚硫酸盐,但酿酒过程中自然产生的亚硫酸盐是无法避免的,这些葡萄酒可能含有5-10PPM的硫。

2.红葡萄酒含硫量更高

事实恰好相反白葡萄酒的含硫量反而更高。红葡萄酒中的单宁是十分优秀的抗氧化剂,因此在酿造的时候不需要添加白葡萄酒那样多的亚硫酸盐。

3.亚硫酸盐导致头痛和宿醉

确实,有些人对亚硫酸盐过敏,在饮用葡萄酒后会产生气喘、头晕等症状,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包括头痛,更何况对亚硫酸盐过敏的人少之又少。将头疼和宿醉怪在亚硫酸盐的头上其实是不合理的,真正的原因很可能在于饮酒者对酒中的蛋白质、组织胺(Histamine)、单宁(Tannin)过敏,或是由于过度饮酒导致体内堆积过量乙醛(Acetaldehydes)。此外,葡萄酒中的其他成分导致过敏的情况也很罕见,因此只要不拿酒当水喝,便不需要过于担心无法享受饮酒的乐趣。

为什么有些酒庄喜欢在夜晚采收?


采收的时机对葡萄品质非常关键,酒庄酿酒师会通过仪器精确测量或者反复品尝来确定日期。除了日期,采收在一天当中的时间也很重要。有些酒庄倾向于在夜晚进行采收,这是为什么呢?

保留香气,降低氧化速度

夜晚温度较低,且没有阳光直晒,这样可以保留葡萄的香气与风味,并且减少葡萄被细菌侵袭的可能性,降低氧化速度。在气候温暖甚至炎热的地区,夜晚采摘十分常见,可以保持果实的新鲜感,避免过于成熟。对于起泡酒与白葡萄酒而言,夜晚采收还可以维持葡萄果实中较高的酸度,这对它们非常必要。

减少降温能耗

白天采摘的葡萄温度普遍偏高,不适宜直接进行压榨,所以往往需要使用热交换器等方式进行降温。此外,白葡萄酒所需的发酵温度一般较低,且一些红葡萄酒在发酵之前也有进行冷浸渍(ColdMaceration)。因此,夜间采收则可以直接跳过为葡萄降温的工序,减少降温能耗。不少酿酒师也表示,夜晚凉爽的温度能让他们更好地控制发酵的过程。

提高采收效率

从采收工人的角度出发,夜间凉爽的温度可以为他们营造更为舒适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采收效率。相比于炎热的白天,许多工人更乐意在夜间进行劳作。

酿酒需要多少葡萄?


当葡萄园中的工作完成,葡萄果实被采收之后,酿酒者就开始将葡萄果实酿制成葡萄酒。酿酒时,使用的酿酒葡萄的数量与葡萄酒的产量密不可分。那么酿造葡萄酒需要用多少酿酒葡萄呢?实际上,葡萄的数量取决于葡萄种类、酿造工艺以及葡萄酒的类型。

著名葡萄酒专业刊物《葡萄酒观察家》(WineSpectator)指出:酿造一瓶葡萄酒大约需要600-800颗葡萄,而根据葡萄品种的不同,每瓶酒大约由3-10串葡萄酿制而成。不同品种的葡萄出汁率不同,有些葡萄属于果肉饱满多汁型,而有些葡萄则果汁比例较低。多汁型的葡萄出汁率更高,所得的葡萄酒也就更多。并且,对于同一葡萄品种,品质越高的葡萄出汁率越低,这是因为葡萄中水分含量少,风味更加凝练,酿制出的葡萄酒也更加醇厚。

葡萄酒的酿造环节包括葡萄加工、去梗、破碎、压榨、发酵与熟化。酿酒需要的葡萄数量与压榨这个环节密不可分。压榨葡萄时,压榨过程中施加的压力也影响着提取出的葡萄汁液的量。施加的压力越大,葡萄出汁率越高,最终酿成的葡萄酒也越多。通常情况下,葡萄经压榨后,约有20%的葡萄会作为残渣去除。此外,在发酵、熟成和过滤的过程中也会损失5%左右的葡萄。

一般而言,酿酒葡萄的出酒率约为60%-70%。也就是说,1-1.3千克的葡萄压榨出的果汁量能酿出一瓶容量为750毫升的葡萄酒。正如上文所说,葡萄压榨的果汁量与葡萄品种密切联系。例如,如果酿酒时使用的是含糖量与葡萄汁含量较少的葡萄品种,其出酒率也许只有55%。相反,如果含糖量与葡萄汁含量较高的葡萄品种,其出酒率可能达到75%。虽然葡萄酒最终的产量受多重因素制约,但是酿酒葡萄的出酒率通常不低于55%,也不高于85%,若结果不在这个范围以内,很可能是酿造环节出了问题。一些经验丰富的酿酒师,可以通过挤压一颗葡萄,精确地判断酿酒葡萄的产酒量。

当然,甜酒的酿造就另当别论了。优质甜酒大多通过浓缩葡萄果实中的糖分酿造而成,浓缩葡萄糖分含量的方法包括:利用贵腐菌侵染葡萄,冰冻葡萄,以及使葡萄脱水。贵腐酒、冰酒和稻草酒就是分别用上述方法酿造而成的。这些葡萄的出汁率远远低于未经处理的葡萄。位于法国苏玳(Sauternes)产区的滴金酒庄(ChateaudYquem)出产的贵腐甜白葡萄酒位列世界顶级贵腐甜酒之列。据说,滴金酒庄一整棵葡萄树的果实只能酿制一杯葡萄酒,酿制一瓶葡萄酒大约需要耗费10,000-12,000颗葡萄。其所用的酿酒葡萄数量约是普通葡萄酒的13至20倍。恰如其名,滴滴金贵!

从食物的“味”谈餐酒搭配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自古以来,美食与美酒就是一对绝佳拍档,常在餐桌上相伴出现。它们若搭配得当,可为我们带来味觉乃至精神层面上的极致体验。因此,美食与美酒之间该如何进行搭配,一直是个久经不衰的话题。

谈及餐酒搭配,我们首先应该意识到,葡萄酒及食物都讲究色、香和味,且都以味为重中之重。因此,餐酒搭配无外乎就是协调食物及葡萄酒中的风味,使它们相互平衡、相得益彰。一般来说,在餐酒搭配中,食物对葡萄酒的影响比较明显,有时候甚至可以戏剧性地改变后者的风味。接下来,本文就简单地介绍一下食物及葡萄酒的基本味道构成,并从食物的味道入手,简要地谈谈餐酒搭配的准则。

食物和葡萄酒的基本味道构成

在口腔中,我们能感知到的葡萄酒味道大概可分为:酸味、甜味及苦味。其中,酸味和甜味一般来自葡萄果实,而苦味则是指单宁带来的苦涩感,通常来自葡萄果皮及橡木桶。相比于葡萄酒,食物因食材、做法纷繁复杂,拥有的味道也更为多样,但主要可分解为酸味、甜味、苦味、辣味、咸味和鲜味。此外,食物的油脂含量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元素。

不同口味食物的搭配准则

1.酸味食物搭配高酸葡萄酒

食物中的酸味可以衬托葡萄酒的甜味和果味,同时还会使葡萄酒的酸度不那么突出。若一款葡萄酒拥有较高的酸度,高酸的食物可以使其口感更加平衡,并增强葡萄酒的果味。反之,如果葡萄酒的酸度不足,高酸的食物会让这款酒尝起来单调、松弛且缺乏活力。因此,酸味突出的食物一般需与高酸的葡萄酒进行搭配。

2.甜味食物搭配甜度相当或更高的葡萄酒

食物中的甜味会反衬葡萄酒的苦味和酸味,并掩盖酒中的甜味及果味。与甜味食物搭配时,不够甜美的葡萄酒会显得尖酸,甚至难以入口。因此,对于甜味食物而言,最好选择甜度相当或更高的葡萄酒进行搭配。

3.苦味食物避免搭配高单宁的葡萄酒

一般来说,苦味会相互叠加。因此,食物中的苦味会将葡萄酒的苦味成倍放大,从而带来不愉悦的用餐体验。为了避免这种不悦,在与苦味食物搭配时,我们应避免选择单宁含量较高的葡萄酒,并选择清爽的白葡萄酒或单宁含量较低的红葡萄酒。

4.辣味食物适合搭配果味丰富、酒精度较低的白葡萄酒

辛辣的菜肴会带来一种灼热感,这种口感不仅会加剧葡萄酒的苦味及酒精带来的灼烧感,还会掩盖葡萄酒的果味与甜度。所以,对于不喜欢酒精灼热感的人而言,在搭配辣味食物时,最好选择果味丰富、酒精度较低的白葡萄酒。

5.咸味食物与甜葡萄酒是天作之合

咸味食物可以冲淡葡萄酒的酸味及苦味,使葡萄酒拥有更鲜活的果味及更顺滑的口感。在餐酒搭配方面,咸味食物可谓游刃有余,除了与高酸、高单宁的红葡萄酒十分合拍外,还可与甜葡萄酒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6.鲜味食物搭配果味浓郁的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

鲜味常被称为葡萄酒最大的敌人,它不仅会掩盖葡萄酒的甜味与果香,也会增加葡萄酒带来的酸味及苦涩感,有时甚至还会产生一股金属味。因此,与蘑菇、芦笋和海产品等鲜味浓郁的食物搭配时,最合适的葡萄酒应该是果味浓郁且几乎不含单宁的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

7.油腻食物可与高酸或高单宁的葡萄酒相互衬托

富含油脂的食物可以减轻葡萄酒带来的酸味及苦涩感,让葡萄酒变得更加易饮适口。同时,葡萄酒的单宁和酸度也可以有效地消除食物的油腻感,使食物变得更加鲜美可口。因而,油腻食物与高酸或高单宁的葡萄酒可相互衬托,两者分外相宜。

谈仁怀丢糟综合利用


丢糟,按照国家推荐标准GB/T15109-2008《白酒工业术语》和贵州省地方标准DB52-T866-2014《酱香型白酒工业用术语》的术语和定义的规定,丢糟(spentgrains)亦称废糟,是指出窖糟经蒸馏取酒后,不再用于酿酒发酵的物料。

在贵州白酒产量不断上升的同时,酒糟也大量产生,按平均2.5吨酒糟/吨白酒(干基)计,年产100万千升白酒将产生250万吨酒糟/年。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仁怀产生的丢糟大概有120万吨,2015年产生的丢糟大概有150万吨。仁怀处理丢糟的主要问题在于,每年的重阳节前后,制酒企业将在20天内把所有的酒糟抛掉,致使丢糟的收集季节性很强,堆积占地大,不易集中处理;更为重要的是为保护环境,仁怀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出台强制性管理条例,不允许企业随意排放工业三废,处理不当将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近5年来,国内外对酒糟资源的最新综合研究和利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利用酒糟生产化工产品;生产酒糟饲料;培养食用菌;提取高附加值产品;制生物有机肥;酒糟再生能源;酿造食醋;发酵生产有机酸;发酵生产木糖醇;制备活性炭;酒糟菌种研究等。利用丢糟之前,我们应了解仁怀当地丢糟的原料组分及其理化指标。其中,仁怀某企业丢糟的检测结果如下:

表1仁怀某酱香型白酒企业丢糟的理化检测结果(碱度以CaCO3计)

以往,仁怀主要利用丢糟,再加工成饲料,销往养殖厂;再加工为有机肥,回归农业;再生为绿色能源,发电产气等。丢糟的单一利用并不可取,仁怀可组建白酒产业-农业-科研一体化体系,形成产业链条,积极推广近5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才能充分消化掉数量庞大的丢糟,转化更多的经济财富价值。

中国常见酿酒葡萄盘点


中国自古便盛行酒文化,相比广为人知的白酒和黄酒,葡萄酒在很多人心中只是近年才流行起来的舶来品,殊不知中国关于葡萄酒的最早历史记载可以追溯至公元前张骞出使西域。

目前,中国已发展为世界第六大葡萄酒生产国,更有不少国产佳酿享誉国际。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和土壤类型复杂多样,不少地区都适宜种植酿酒葡萄。受风土条件及市场因素影响,中国广泛种植的酿酒葡萄中,以红葡萄品种为主。那么,在中国,较为常见的酿酒葡萄有哪些呢?各自又有什么特色?

1、赤霞珠

赤霞珠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酿酒葡萄品种,也是全世界种植最广泛的酿酒葡萄品种。它原产于法国波尔多,在19世纪末引入我国山东烟台,如今在河北、新疆、宁夏、山西和云南等多地都有分布。这种葡萄果实颗粒较小,果皮较厚,酿成的葡萄酒具有高单宁和高酸度,黑色水果风味浓郁,常伴有植物气息。

在一众种植赤霞珠的酒庄中,以敖云酒庄、银色高地酒庄为代表的精品酒庄因地制宜,出产的葡萄酒具有独特风格,在国际上颇具声誉。备受瞩目的中国拉菲瓏岱,其近期出产的首个年份葡萄酒也是由赤霞珠与其他品种混酿而成。

2、蛇龙珠

蛇龙珠(CabernetGernischt/CabernetShelongzhu)在我国的种植面积仅次于赤霞珠。该品种于19世纪末由张裕引入我国,广泛分布于山东胶东半岛、东北南部、华北以及西北地区。其果实珠串小,颗粒中等,果皮较厚,酿成的葡萄酒与赤霞珠有些类似,一般展现出红色水果香气,伴有黑醋栗、胡椒、蘑菇和青椒的气息。

近年来,以张裕解百纳系列为代表的蛇龙珠葡萄酒受到不少酒评家的赞誉。类人首、贺兰晴雪等许多国内名庄专注于开发蛇龙珠的潜力,酿造出不少品质极佳的精品酒款。2016年,世界蛇龙珠日(WorldCabernetGernischtDay)正式确立,标志着中国拥有自己的酿酒葡萄节。

3、梅洛

梅洛(Merlot)也是我国重要的红葡萄品种,原产于法国,于19世纪末引入我国山东烟台,现在栽种于山东、河北、山西、宁夏和云南等多个地区。与赤霞珠等品种相比,梅洛的葡萄串较分散,果实更大,皮更薄,酿成的葡萄酒酒体饱满,质地柔顺,具有红色水果和黑色水果风味。

贺兰晴雪、迦南美地等名庄出产的波尔多混酿风格葡萄酒多以梅洛和其他品种混酿而成,这些酒款在国际葡萄酒赛场上多次获奖。

4、马瑟兰

马瑟兰(Marselan)是中国葡萄酒发展的潜力股。该品种起源于法国南部,由赤霞珠与歌海娜(Grenache)杂交所得。其果实珠串大,颗粒小,风味浓郁,单宁含量充足。酿成的葡萄酒香气浓郁奔放,兼具歌海娜的成熟水果风味和赤霞珠的薄荷气息。

2001年,河北怀来产区引入了马瑟兰,此地适宜的环境让马瑟兰的表现特别突出。此后,甘肃天水、山西太谷、宁夏贺兰山东麓以及新疆焉耆盆地等地纷纷引种该品种。

除此以外,我国种植的酿酒红葡萄品种还包括品丽珠(CabernetFranc)、黑皮诺(PinotNoir)、山葡萄(VitisAmurensisRupr)和玫瑰香(MuscatHamburg)等;

白葡萄品种主要有霞多丽(Chardonnay)、龙眼葡萄(DragonEye)、威代尔(Vidal)、贵人香(ItalianRiesling)、玫瑰蜜(RoseHoney)和白玉霓(UgniBlanc)等。

5、霞多丽

霞多丽(Chardonnay)是我国最常见的酿酒白葡萄品种,原产于法国勃艮第,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引入。它的风味因产地及酿造工艺而改变,可塑性极强,酿成的葡萄酒常带有柑橘类水果、梨和桃子等典型香气,经橡木桶陈酿还会产生奶油和蜂蜜等气息。我国目前生产的干白葡萄酒绝大部分都是由霞多丽酿造的,其中胶东半岛和宁夏产区出产的霞多丽干白葡萄酒品质优异,屡次获得国际奖项。

6、龙眼葡萄Longyan

龙眼葡萄是我国传统的白葡萄品种之一,历史悠久。因河北的怀涿盆地尤其盛产该品种,所以有北国明珠的美誉。龙眼葡萄果实颗粒大,皮薄且透明,用它酿成的干白葡萄酒,风格与琼瑶浆(Gewurztraminer)较为相似,散发着清新诱人的果香,口感柔顺,酸度怡人。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瓶干白葡萄酒便是用龙眼葡萄酿成。山东、山西、河北和陕西等地也广泛种植龙眼葡萄。

酿酒葡萄品种麝香概览


中文别名:麝香葡萄、慕斯卡

外文别名:Meski,Misket,Moscatel,Moscato,Moscatello,Moschato,Moschoudia,Muskat,Muskateller,Muskatoly,Muskotaly

种植区域: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澳大利亚、美国、保加利亚、意大利、希腊、德国、匈牙利、突尼斯

典型香气:麝香

起源:

麝香(Muscat),或者名字中带有麝香的葡萄,其实是指众多产酒区的200多个独特品种,这些品种的果皮颜色可以是白色、粉色,也可以是黑色,他们之间通常没什么联系,有的可作为水果直接吃,有的用来酿酒。

麝香这个名字可能来源于东南亚一带雄性麝鹿的腺体分泌物散发的独特香气,在公元5世纪时,这种分泌物被用来制造稀有的芳香剂,波斯语Muchk在希腊语中演变成Moskos,之后是拉丁语Muscus,法语Musc,英语Musk,而Muscat最早出现于公元1230-1240年的法语译文中。有关这些葡萄之所以被起名为麝香是因为果实的高糖分会引来蜜蜂的这个说法并没有得到植物学的考证。

基因研究显示,亚历山大麝香(MuscatofAlexandria)和小粒白麝香(MuscatBlancaPetitsGrains)是麝香葡萄家族的主要成员,此外还有奥托奈麝香(MuscatOttonel)和小粒桃红麝香(MuscatRoseaPetitsGrains)等。亚历山大麝香是小粒白麝香和一个古老的深色葡萄品种自然杂交的产物,而亚历山大麝香和小粒白麝香是意大利和南美至少14个酿酒葡萄品种的祖先。

种植区域和特色:

麝香葡萄在世界主要产酒区都有种植,大多数生长在较炎热的气候下(比如地中海地区)。麝香葡萄可以酿造口感清爽、酸度较低的阿斯蒂起泡酒(AstiSpumante)、阿尔萨斯麝香葡萄酒(MuscatdAlsace)和其他口感极干的麝香葡萄酒,还可以用来酿造口感甜美、酒精含量在15%至20%之间的麝香葡萄酒,酿造的酒款带有独特的麝香葡萄气息。在各种葡萄品种中,能酿制出具有葡萄味的葡萄酒并不多,麝香葡萄是这为数不多的葡萄品种中的一种。

酿酒葡萄品种知识综述


英国著名的葡萄酒作家杰西斯罗宾逊夫人在所著的《葡萄树、葡萄与葡萄酒》(Vines,GrapesandWines)一书中指出:葡萄酒的香味及特性有百分之九十是由其品种决定的。由此可见,葡萄品种绝对是葡萄酒的灵魂。

目前世界上有超过6000种可以酿酒的葡萄品种,但能酿制出上好葡萄酒的葡萄品种只有50种左右,大致可以分为白葡萄和红葡萄两种。白葡萄,颜色有青绿色、黄色等,主要用于酿制起泡酒及白葡萄酒。红葡萄,颜色有黑、蓝、紫红、深红色,果肉有的深色,有的与白葡萄一样呈无色,因此白肉的红葡萄去皮榨汁之后可用于酿造白葡萄酒,例如黑皮诺(PinotNoir)虽为红葡萄品种,但也可于酿造香槟及白葡萄酒。

在这50多种能酿制出好酒的葡萄品种中,比较常见的红葡萄品种有: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品丽珠(CabernetFranc)、梅洛(Merlot)、黑皮诺(PinotNoir)、佳美(Gamay)、西拉(Shiraz)、桑娇维塞(Sangiovese)、内比奥罗(Nebbiolo)、仙粉黛(Zinfandel)、佳美娜(Carmenere)、丹魄(Tempranillo)、马尔贝克(Malbec)等。而常见的白葡萄品种为:霞多丽(Chardonnay)、长相思(SauvignonBlanc)、雷司令(Riesling)、灰皮诺(PinotGris)、赛美蓉(Smillon)、琼瑶浆(Gewurztraminer)等。

不管是红葡萄品种还是白葡萄品种,它们的生长特性及种植所必需的自然条件,比如气候、土壤、日照等因素都决定了每个葡萄酒产区对葡萄品种的选择,当然,一些传统和市场因素有时也会被掺杂其中。例如干燥炎热且常刮强风的法国罗讷河谷南部正是耐干热及强风的歌海娜(Grenache)品种的主要产地,而炎热的地中海气候则不适合种植早熟且喜严寒气候的黑皮诺(PinotNoir)。相反地,常有霜害的夏布利产区选择了发芽早较易受春霜威胁的霞多丽品种(Chardonnay)。如果说葡萄品种是葡萄酒的灵魂的话,那么果香绝对是其灵魂的支撑。葡萄品种的浆果香气正是葡萄酒果香的来源。不同的葡萄品种,含有不同的果香成分,因此酿成的葡萄酒果香也就各不相同,形成的风味也独具特色。

红葡萄品种与白葡萄品种的浆果香气各有各的特点,从而酿出了风格各异的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其中红葡萄品种,多以黑色水果或者红色水果为主,浆果香比较浓郁,酿制出的红葡萄酒香气也相当浓郁。时下风行全球的大多引种法国品种,如赤霞珠、梅洛、品丽珠、味而多、黑皮诺、西拉,以及西班牙的丹魄和美国的宝石(RubyCabernet)等葡萄品种都具有类似的浓郁浆果香。以赤霞珠为例,该品种含有黑醋栗、青辣椒、雪松、黑樱桃、黑莓的果香,用此品种酿制的红葡萄酒常常带有黑醋栗、青辣椒和雪松的香气,且相当浓郁,具有极佳的陈年能力。在新世界,温暖的气候下成熟的赤霞珠还会使酒带有更多甜蜜的黑樱桃、黑莓的果香,口感柔和讨喜。

至于白葡萄品种,多以花香,青苹果,柠檬、香蕉,菠萝等热带水果为主,果香比较清淡,酿制出的白葡萄酒所散发的香气较清淡,没有红葡萄酒那么浓郁。以长相思为例,该白葡萄品种含有清爽的植物性香气,常带雨后的青草、芦荟和黑醋栗芽苞的果香,所酿制的葡萄酒香气清爽,较清淡。

不同的葡萄品种,含有的浆果香不尽相同,最终酿制出的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风格各异,别具特色。因此,各产区在选用葡萄品种上都特别有讲究。在欧洲传统产区,主要以该区葡萄酒的独特风味为导向吸引爱好者,即采用100%的单一葡萄品种来酿酒,如勃艮第(Burgundy)产区等,亦有许多产区为了使酒达到平衡,或使香气变得更加丰富,经常使用多个品种混合调配,如教皇新堡(Chateauneuf-du-Pape)常混合十几个品种以求达到最佳的均衡。相反地,各新兴产酒区由于葡萄种植历史短暂,对市场反应也较敏感,所以葡萄品种常被视为最重要的诉求,多以生产单一品种葡萄酒为主。

从20世纪中叶开始,葡萄品种在葡萄酒世界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也必将继续扮演着这一重要角色,为全球葡萄酒爱好者贡献独具风味的顶级佳酿。

葡萄对葡萄酒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再赘述,那其间的机理又源于何处呢?葡萄本身又有着怎样的组织结构而给我们的味蕾带来了终极享受呢?对于酿酒师和饮酒者来说,葡萄的哪些部分又是最为重要的呢?葡萄的各个组成部分又有着怎样的构成,又分别能为葡萄酒的结构提供哪些支撑呢?

葡萄(Grape)是葡萄树的果实,它的汁液是酿造葡萄酒至关重要的原料。在法语中,葡萄名为Raisin;在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中,它被称为Uva;在德语中,它的名字则是Rebe。出于商业目的而培植出的葡萄要么以鲜食葡萄或葡萄干售卖,要么经压榨和处理,以葡萄酒、葡萄汁、葡萄浓缩汁(GrapeConcentrate)或精馏葡萄汁(RectifiedGrapeMust)的形式售卖。然而,酿酒是葡萄最重要的作用,全世界80%的葡萄都是用于酿酒。酿酒所用的葡萄一般一串上有几百颗,并且这些葡萄都比较小。葡萄中的葡萄汁被提取后,剩下的固体成分葡萄梗、葡萄皮、葡萄籽和果肉,被称为葡萄果渣(Pomace)。

每一种葡萄品种果实的形状和外观都各不相同。它们的形状从球形、椭圆形到长形和手指形不一;颜色也从绿色到黄色、粉红、深红、深蓝和黑色等不同;大小从如豌豆般小到如鸡蛋般大(每颗重达15克)不等。而大部分的酿酒葡萄介于球形和短椭圆形之间,每颗葡萄的重量在1-2克之间,呈黄色(葡萄种植者称为白色)或深紫色(葡萄种植者称为黑色或红色)。

当我们谈品酒时 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品酒作为一门学问,需要建立在你对葡萄酒基础知识的了解之上。借助你对葡萄品种、年份、酒庄以及酿造工艺等内容的掌握,可以更轻易地品味出葡萄酒的细节。我们常听到的关于品酒的步骤,除了基本的观色、闻香与品味之外,还有哪些值得我们注意的小细节呢?

1.避免饱餐

很多人肯定都有此类的误解:如果不饱餐一顿的话,品酒的过程中会更容易醉倒。然而,实质上食物会影响品酒时的嗅觉与味觉感受,所以至少在品酒前1个小时用餐以保证口腔清洁,同时需要确保不要食用一些诸如大蒜、洋葱、酸豆等带有明显气味的食物。

2.敢于提问

在葡萄酒的领域,永远都没有蠢问题,对于葡萄酒了解得越多,越能感受到它带给你的快乐。为了尽可能多地掌握信息,不要害怕在品酒时提出问题。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对葡萄酒知之甚少,但是品酒作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实践和积累。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一款酒,除了对酒的风味提出见解,还可以更多地了解一款酒的酿酒工艺。

3.食用苏打饼干

尽管之前说,尽量避免在品酒之前进食,但是可以在品酒的过程中食用饼干。脆饼干可以帮助你在品鉴不同的酒的间隙清洁口腔,尤其是当你品尝完重酒体高单宁的红葡萄酒准备品鉴白葡萄酒时,饼干可是保持敏锐味觉的利器。

4.学会吐酒

对葡萄酒的品鉴并不需要像人们逛酒吧一样,杯杯下肚才过瘾。品酒时,酒桶可是必不可少的小助手。如果你需要品很多款酒,保不准就醉倒了,品鉴的过程中享受美酒是一部分,从中获取关于葡萄酒的重要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

挑选葡萄酒小知识


春节前,各家各户都为准备年货而忙碌。葡萄酒是不少家庭要选购的年货,但因种类繁多,有些市民并不知道如何挑选。市酒类流通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建军,意大利红酒文化法国红酒知识,为市民介绍挑选葡萄酒的一些知识。

选购葡萄酒,要看酒的背标。背标上会有这款酒的味道、类型、产地、生产商、原料、酒精度、保质期、生产日期、贮存方式等内容。如果是纯进口的葡萄酒,必须要有中文背标。购买纯进口葡萄酒,还要让商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检验检疫卫生证书及海关进口报关单。市民如果想要购买名葡萄酒,红酒新闻红酒俏佳人,除了看酒的产地外,还可以看看酒出自哪个庄园。一些非名酒类的葡萄酒,可能会利用打擦边球的方式来傍名牌。一些著名的葡萄酒庄园都有自己的中国地区服务电话,还有防伪标识,市民可以拨打电话辨别真伪。还可以在网上搜索庄园的网址,提前了解一下信息。

葡萄酒按含糖量来说,可分为干葡萄酒、半干葡萄酒、半甜葡萄酒、甜葡萄酒。含糖量低于每升4克的是干葡萄酒,入口时觉不出甜味,如人们常说的干红、干白。含糖量在每升4克至12克的是半干葡萄酒,入口有微甜感觉。半甜葡萄酒的含糖量在每升12克至45克,入口甘甜。甜葡萄酒含糖量在每升45克以上,入口有明显的甜度。

不少市民认为葡萄酒的年份越长越好。一般来说,大多数葡萄酒的保质期为10年。家里如果要长时间存放葡萄酒,白葡萄酒桃红,应按照瓶身上标注的贮存方式进行保存,将酒瓶平放或倒放,让木塞能被酒浸湿,这样可以防止葡萄酒变质。葡萄酒打开后,最好在24小时之内喝完。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