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酒藏的梅酒专题。这篇关于《帕克满分酒的命运》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波尔多。2015年6月29日,星期一。各葡萄酒经纪人平静的办公室一下子忙乱了起来。一小批美国葡萄酒进口商,或者通过传真,或者通过E-mail,把最近一期的《葡萄酒倡导家》(TheWineAdvocate)的全文,共24页,全部发过来了。《葡萄酒倡导家》是罗伯特帕克创办的杂志。传真或电邮的到达,对于众经纪人来说,就是起跑的枪声。他们必须把那些在这24页里被世界头号酒评家打了满分的葡萄酒以最快的速度从库房里找出来。

在这个星期一,所有的波尔多酒商好像又找到了本世纪头十年那种忙碌的感觉。那时候,如果一款酒获得了帕克的100分,就意味着它身价倍涨。在去年6月,波尔多的批发商正在费劲地推销2014年的期酒。对于他们,帕克给予的满分很重要,因为他们一直企盼着高端葡萄酒市场的复苏。

在最新一期的《葡萄酒倡导家》里,帕克对2005年份的波尔多葡萄酒进行了重新打分并加注了新的评语。波尔多2005是个传奇年份,即使在10年后的今天,依然备受关注。这位美国的酒评家在这里酿造了新的惊奇,有些酒庄,如木桐和雄狮,发现它们的2005年份酒的分数被调低了。整个梅多克都感到失望,因为没有一款梅多克酒得到满分。相反,帕克把他的金手指点向了右岸金钟(ChteauAnglus)、奥颂(ChteauAusone)、花堡(ChteauLafleur)等12家酒庄得到了满分。这一下,在波尔多可就炸了锅了!

毫无疑问,最具影响力的酒评家所打的满分永远是能够推动销售的。波尔多经纪人协会主席FranoisLvque指出:帕克是全世界唯一能够深深影响波尔多葡萄酒销售的酒评人。

为什么满分酒的数量大增

自从杂志2012年被新加坡人收购后,获得满分的葡萄酒数量飞升。在上个世纪90年代,每年得到帕克满分的葡萄酒的数量平均是6.6款。而且在上世纪90年代66款满分酒里,有27款属于1980年之前的年份。它们是:1921、1929、1945、1947、1955、1959和1961。只有两款满分酒是在1982这个传奇年份诞生的,一款是波美侯的LePin,另一款是波亚克的拉图。

21世纪的头10年,即2000~2009年,每年获得满分的酒,平均数升至13.2款。基本上集中在以下年份:2000、2001、2003、2005和2007。另外,得到满分的澳大利亚和加利福尼亚的葡萄酒也登场了。但是,这仅仅是个开头。满分酒数量的猛增出现在2012到2014年:年均数目跳增到56款。在2015年的第一季度,35款酒获得了满分。在这样一种情况面前,我们试图联系罗伯特帕克,请他解释一下为什么满分酒的数量大增。未得回应。

在波尔多和全法国,酒农、批发商和进口商都看到了这样一个演变。MichelTardieu是一位酒庄庄主和酿酒师,他说:20年前,每年不过有几款罗讷河谷的酒被打了满分,这完全可以被看成特例。去年,罗讷河谷的满分酒竟有18款之多,这就太过分了。不过,Tardieu也承认,如果没有罗伯特帕克,罗讷河谷的酒永远不会在世界上取得今日的成就。

对于帕克的打分,各种评论都有。在法国的丹-埃米塔日(Tain-lHermitage),MichelChapoutier得到的帕克满分酒高达30款,创造了一个难以置信的世界纪录。对于帕克的打分,他说:满分酒的数量大增后,那些得分在90~95分之间的好酒,在葡萄酒进口商和收藏者那里,就失去了许多吸引力,至少要拿到97分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MichelChapoutier从罗伯特帕克那里获益甚多。他说:多亏了他,我从1990年开始就发展起来了。没有罗伯特帕克,我不可能把这个家族企业这么快地复兴起来,也不可能毫无顾虑地转向生物动力法,更不可能打入美国市场。

jiuku365.Com小编推荐

帕克口味真的存在吗?


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酒评家,罗伯特帕克打分的影响力引发过一场国际争议。2004年,Pavie酒庄2003年份的期酒引发了两位酒评家的争议:英国的葡萄酒大师、《金融时报》的专栏作家简西丝罗宾逊(JancisRobinson)给它打了12/20的低分,她不认同帕克给出的96~100/100分,认为Pavie这款酒是可笑的,同时还说了一句挖苦话:在波尔图生产的波尔图酒肯定比在圣爱美浓生产的好喝。暗讽帕克对于甜美厚重风格葡萄酒的偏爱。

面对简西丝的发难,帕克并没有反驳,但坚持认为Pavie2003是一款大酒。10年之后,罗伯特帕克给这款酒再次打分,加了3分达到了99/100。

简西丝和帕克,谁对谁错?对这款酒,RVF杂志的副主编、著名品酒专家OlivierPoels给它打了18.5/20分,并配以如下的赞语:2003是个炎热、阳光充足的年份,风土的作用在这里表现出来了,酒庄得以在酒中保持了一份令人赞赏的清爽度。此酒充满活力,果香鲜活,在陈年潜力上,它像是踏上了一条长长的征途,可以走几十年呢!

两位评酒家的争议暂且不谈,帕克的打分的确改变了GrardPerse的命运。Perse原本是个超市的老板,后来在圣爱美浓买了酒庄,开了饭店和旅馆。帕克打分的时候,他正处于一个经济非常拮据的状况中,不得不放弃购买波美侯PetitVillage酒庄的计划。今天,他激动地回顾当时的情况,那时我正在悬崖边上,帕克的高分救了我:Pavie酒庄的销售因此而重新启动了。

还有一个事实必须得到正视:罗伯特帕克的口感是如何影响葡萄酒的风格的。罗讷河谷的葡萄酒批发商MichelTardieu花功夫研究过帕克的口味。他说:我和他一起品过十几次酒。到了最后,我已经能够轻松预测到哪些酒能得到他的高分了。

他还说:和人们的说法不同,他并不总是喜欢木香重的葡萄酒。相反,他对于甜味很有好感。如果一款罗第丘的酒(Cte-Rtie)坚挺、清爽,有矿物气息,而另一款罗第丘的酒,譬如说2003或2009年份,具有天然而明显的甜度,那前者的得分肯定比后者低。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才那么喜欢教皇新堡的酒。

帕克对教皇新堡确实情有独钟,这个产区的15家酒庄一共获得了帕克的42个满分。木香、甜度、圆润、丰腴这些词经常被用来定义帕克的口感。然而,这正是某些看不上帕克的人所宣扬的漫画式的形象。综观帕克打出的分数,帕克和这样一个形象是不相符的。

《葡萄酒倡导家》公布的满分榜上,只要我们研究一下,世界上得分最多的两位酒农是MichelChapoutier(30款酒得满分)和MarcelGuigal(29款酒得满分)。他们是两位高明的庄主和酿酒师,然而他们酒品的风格完全不同。

Chapoutier酿酒的灵感来自勃艮第酒,从1999年起在自己的葡萄园中开始实施了生物动力法;Guigal酒的特点是比较会讨好,也比较会卖弄木香。MichelTardieu说:这么一比,就知道所谓帕克口感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了。

再举一个例子:波尔多的不少酒庄有一阵故意酿制丰腴、木香重的酒,以吸引这位美国酒评家的注意。然而,波尔多得到满分最多的酒庄并没有取悦于所谓的帕克口感:Ptrus(9个年份)、LaMissionHaut-Brion和Haut-Brion(各7个年份)、Latour和Lafleur(各6个年份)、Mouton和Pavie(各4个年份)、Margaux、Lafite和Montrose(各3个年份)。以上各酒庄的风格完全不一样。

在这个话题上,全世界最著名的飞行酿酒师MichelRolland的例子颇具启示性。波尔多不少酒庄请他做酿酒顾问,认为要想在帕克满分酒中分一杯羹,少不了MichelRolland的指点。实际上,请他做顾问的酒庄远远不是得满分最多的酒庄。

MichelChapoutier是这样分析帕克的口味的,我和帕克一起品酒的次数太多了。随着岁月的增长,他的口味有了很大的变化,变得更喜欢细腻的酒了。实际上,他在打分的时候,是把人的因素考虑进去的,正因如此,他才能对非常不同的葡萄酒都给100分。我认为,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他在品鉴的时候,是从不盲品的。

MichelTardieu说的话表达了同样的意思:罗伯特帕克非常信任MichelChapoutier分块种植、分块酿酒的做法。他把这个也打进了他的分数里了。

符合这些条件才是帕克眼中伟大的葡萄酒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刚刚开始学习如何喝红酒的国家,提出这个问题理所当然。但其实,即使是已经喝了几千年葡萄酒的国家,如意大利、法国、英国,或者(如果算上祖先们的历史的话)加上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什么样的葡萄酒称得上好酒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

葡萄酒本身而言,也许只是葡萄发酵后形成的低度(约12%左右,相对于高度的烈酒,40%甚至更高而言)酒精饮料。但不同国家、地区因为不同的葡萄品种,不同的风土条件,不同的酿造工艺,酿造出不同风味的葡萄酒,而孰优孰劣,自古难有公论。

有人说酒精度高的是好酒,但从历史上看,1866年AndrJulien纪录的几个主要酒款的酒精度:Corton185815.6%,Montrachet185814.3%,Volnay185914.9%,Richebourg185914.3%,相对于这些勃艮第酒的较高酒精度,波尔多的拉菲才8.9%,圣艾美隆是11.3%!现如今的波尔多或者勃艮第的酒精度一般在12.5%左右,很少有超过14%的。

进入20世纪之后,科技的进步更快地改变了葡萄酒产业。从葡萄的种植,到酿造工艺,最终体现在葡萄酒的口感,都有一种日新月异的改观。现在很多葡萄酒的酒精度超过14%了,但像波尔多,勃艮第地区的酒仍然多数是在12.5~13.5%之间的。按理来说,这些地方都是超级名庄,如果酒精度高的是好酒,那么岂不是所有法国名庄都不能入流?

相反地,如今的葡萄酒,有优雅的勃艮第,雄壮的波尔多,有复杂多变的意大利,绚丽缤纷的西班牙,也有异军突起的纳帕谷(加州)、巴罗萨(澳洲)、马博罗(新西兰),连一些亚洲国家,也可以酿造不错的葡萄酒,如今的葡萄酒选择真可谓的极大丰富!

那在如此纷繁复杂的葡萄酒世界里,如何区分好坏,如何评判高低更成为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很多人都说,葡萄酒的欣赏是一件主观性的东西。也就是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没错!喝酒的第一项原则就是个人喜好,但品酒呢?。借问音乐欣赏,艺术欣赏,甚至美食评论方面的专家,这些项目的优劣好坏如何评判?一件艺术化的东西,其好坏优劣确实是众说纷纭,但却总是自有公论,这个公论也就是评判它的标准所在。葡萄酒亦是如此。

那么,公论由何而起呢?对于葡萄酒来说,帕克给出了如下的建议:

第一,要看其是否使人感性与理性均愉悦。Parker,One(wine)mustsatisfyyourpleasure,aswellasintellectualsenses.

第二,要品评其是否具有深度和强度(DepthandIntensity),同时又不偏向过于沉闷厚重(heaviness)。Parker,AwineoffersDepthandIntensityofAromas,Flavors,butwithoutHeaviness.

第三,要看其是否具有陈年能力。Parker,abilitytoageandimprovewell.Thisisthenoblecharacteristic.

第四,好酒要具有独立的个性。Parker,Winehastohavesingularcharacteristic/personality.

以上四点,是他评判伟大的葡萄酒(GreatWine)的标准,在这些标准之前,还需要加上一个提,那就是,酒必须要平衡(Balanced)!平衡,或者说和谐,最简单的形容是:酒要顺口!如果从技术上考量,在于酒的酒精度、酸度、芳香、口感等等方面,要中规中矩,不缺失,也不过分。

平衡,是一支葡萄酒达到及格线的标准。如果一支酒无法做到平衡,或者说喝起来不顺口,那就无需再进一步讨论它有多好,而是应该转向讨论如何避免这种不平衡的品质。是否是葡萄过于成熟(烂熟)?还是酿酒的环节出了问题?或者因为储存不当而影响了风味?等等。

如果达标,则可以借用帕克的四条伟大的葡萄酒的标准来进一步讨论。

第一条,使人感性与理性均愉悦。简言之,好酒不光要好喝,还能经受理性的批判后还是判定为:好喝!酒水饮料口感好的很多,而结构如葡萄酒般庞大精妙的很少,这种结构,是在好喝的感官体验之外,类似于给你瞻仰西斯廷教堂后的惊叹、登顶泰山作一览众山小的感慨,是希莱尔贝洛克的诗句形容的:Iforgetthenameoftheplace;Iforgetthenameofthegirl;butthewinewasChambertin!称得上伟大的葡萄酒,满足的不仅仅是口腹之欲,更是在敲打饮者的心灵,碰触爱酒之人的灵魂。这也印证了许多爱上葡萄酒的人所宣称的故事:那一支深深打动我的心灵的葡萄酒,开启了我的葡萄酒之旅?

同样是帕克90分 有些酒凭什么贵几十倍?


前几天一个朋友问我,酒哥荐酒不乏帕克90-93分以上的酒款推荐,但是往往买到手也就200不到的价格。可是2011年拉菲古堡干红葡萄酒,帕克评分90-93,完税后的价格竟然要去到RMB5000元以上

类似的情况是,帕克在品尝了2000-2010十个年份波尔多之后,给39款佳酿100分满分。那这些获得帕克完美评分的佳酿卖什么价钱呢?看图:

图中看出,同样是满分,柏图斯(PETRUS)2000年份卖到33075欧元/箱,而2010年份的克莱蒙教皇新堡则只需要不到2000欧元/箱。

同样分数的葡萄酒为何价格相差会如此之多呢?这是个好问题。

对于大部分初入门的葡萄酒爱好者来说,评分相同的葡萄酒售价却不同,是件令人费解的事。

其实,一款葡萄酒的定价由多重因素决定,不了解的话,难免会吃亏。

情况一:帕克虽给高分,别的大湿或机构评分不高

目前,世界上最为知名的酒评家有杰西斯(JancisRobinson)、罗伯特帕克(RobertPaker)、詹姆斯萨克林(JamesSuckling)、蒂芬坦泽(StephenTanzer)、詹姆士韩礼德(JamesHalliday)等最知名的酒评机构包括《葡萄酒观察家》(WineSpectator,以下简称WS)、《葡萄酒倡导家》(WineAdvocate,以下简称WA)和《葡萄酒爱好者》(WineEnthusiast,以下简称WE)。

帕克的影响力虽大,但别的酒评机构、和大师们也不是吃素的,如果一款酒在不同的大师手中拿到的分数相差较大,价格自然涨不起来了。

酒评家之间的争论,最著名的是帕克与罗宾逊关于2003年柏菲酒庄干红葡萄酒(ChateauPavie,Saint-Emilion,France)的争议。

罗宾逊认为这家酒庄的酒荒唐可笑,因为它有令人倒胃口的过度成熟的芳香,波特酒似的甜味。它更让人想起晚收的金粉黛(Zinfandel),而不是带着青绿的波尔多。并且只给了12/20的分数。而帕克一直对柏菲的评分很高,甚至出现过满分,他给2003年份的Pavie打出了96分的高分!

同样的酒,在不同人口中也能的得出不同的分数,哪怕是酒评家,也会有分歧。

情况二:出生决定命运,葡萄酒也分阶层

法国名庄酒,单从酒的品质上来说,已经超脱了性价比的概念。就像你用LV的包包,并不是因为皮质好。你是在消费它的隐性价值,你是在为自己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为自我的存在感买单,或者就是纯粹的用来投资。

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葡萄酒的阶层,就是人的阶层。

但是阶层不同,并不影响我们能拥有的幸福感。

一些知名酒庄,即使在年份表现不佳时,其价格仍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线上,这就是品牌效应。最明显的依然是所谓的1855列级名庄,评分很多都在86-89分之间,但其价格依然能卖的比其他甚至95分以上的酒要贵。

譬如,同样获得RP100分及JR18分的2009吉佳乐世家拉慕林干红葡萄酒(E.GuigalLaMouline,CoteRotie,France),是法国罗第丘最富盛名、也是最重要的酒庄,但就世界范围来说,没有柏图斯那么有名,和2009柏图斯酒庄干红葡萄酒相比,价格相差7倍之多。但柏图斯贵为酒王,能有如此大的差价,也就不足为奇了。

情况三:产区背景不同

大师们在评分时,并不会依据生产者的知名度和投入成本来估值葡萄酒(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你懂的~)。

不同的酒款,根据地域、风格、品种、和生产商的不同,性价比是不同的。一款产自苏玳的贵腐甜白葡萄酒,同样是人工颗粒精选,但它与澳大利亚或匈牙利生产的贵腐相同评分下,售价肯定不同。

产区的名声和威望,仍然是定价的决定性因素。勃艮第一级园有可能比新西兰最顶级的黑皮诺还要贵,而品质却不一定比新西兰的好。

情况四:同个品牌的酒,但年份不同

获得相同分数的优质葡萄酒,在适饮期之前,年份较老的葡萄酒通常价格会偏高。这一方面是因为这种值得陈酿的优秀葡萄酒需要同样优秀的环境条件才能储存,因此仓储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随着陈酿时间的增加,葡萄酒本身的价值也在增加。

情况五:渠道和人为原因

有些酒庄/酒厂会大规模做市场宣传,品质先不说,但广告就已经满天飞了,像这种酒不卖贵一点,你以为他们真的会薄利多销?才怪!一定会比做广告之前贵很多。

另外,购酒渠道、购买对象、和运营成本的不同,也会产生相同评分、甚至相同酒款的葡萄酒价格不同。

总的来说,同分不同价,是个很正常的事情,和拉菲拿到同样的分数,也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罗伯特帕克等大师的评分体系,只是为了给读者一个参考指标。而大师们之所以能成为大师,他必然对每个产区、葡萄品种、风格都有自己的一套严谨的标准,他们不会因为一个酒庄毫无名气,就给低分,也不会因为你是拉菲,就纵容一些。

当然,味觉因人而异,最好的品鉴者、永远不是罗伯特帕克,而是你自己。评分,偶尔也会掺杂一些商业因素,葡萄酒的世界是纯粹的,不纯粹的,或许是人的世界。

详解葡萄酒的帕赛托和里帕索酿造法


说起瓦坡里切拉(Valpolicella),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阿玛罗尼(Amarone)。从词源上看,Valpolicella可能起源于希腊语和拉丁语,意为valleyofcellars,即酒窖聚集的山谷。既然当地的酒业如此繁盛,那么在葡萄酒的酿造方法上自然少不了两把刷子。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当地最著名的两种酿造法:帕赛托酿造法(PassitoMethod)和里帕索酿造法(RipassoMethod)。

帕赛托酿造法

帕赛托法广泛用于威尼托(Veneto)产区,主要目的是增加葡萄酒的结构感和风味的集中度。当葡萄的酸度还很高时,葡萄就会被工人们采摘,然后在室内风干,以集中糖分和风味。风干后,发酵也不会立马进行,而是等到冬季的来临。在瓦坡里切拉,有两种类型的帕赛托葡萄酒。一种标有AmaronedellaValpolicellaDOCG(瓦坡里切拉阿玛罗尼DOCG)而另一种则标有ReciotodellaValpolicellaDOCG(瓦坡里切拉雷乔托DOCG)。

图片来源:winesou

瓦坡里切拉阿玛罗尼通常为干型或半干型,酒体饱满、酒精度高,单宁中等到高,具有浓郁、集中的红色浆果和香料风味。这类酒通常会被置于大型橡木桶中陈年。瓦坡里切拉雷乔托则主要采用糖分非常高的葡萄酿造而成,在酿造过程中发酵会自然终止。这类甜型葡萄酒酒精度高、酒体饱满、单宁中等到高,具有浓郁的红色水果风味。在苏瓦韦(Soave)产区,酿酒师们也采用帕赛托酿造法来酿造甜型的白葡萄酒,这类葡萄酒的酒标上标有ReciotodiSoaveDOCG(苏瓦韦雷乔托DOCG)。

里帕索酿造法

里帕索酿造法是意大利最古老的酿酒法之一,曾一度面临失传,直到1964年才被重新挖掘。

图片来源:vinlook

采用里帕索酿造法酿造出来的葡萄酒算得上是阿玛罗尼的孪生姊妹,因为酿造时采用的葡萄皮正是来自于发酵中的阿玛罗尼。在发酵结束前的一小段时间内酿酒师会将阿玛罗尼酒液中的葡萄皮除去。接着,这些未经压榨的葡萄皮会被加入至已完成发酵的瓦坡里切拉大罐中。酵母在此过程中也会随着葡萄皮被转移,继续发酵那些残留在阿玛罗尼葡萄果皮上的糖分。在此期间,葡萄的果皮能够给予瓦坡里切拉葡萄酒更多的颜色、风味和单宁。采用里帕索法酿造的葡萄酒比普通瓦坡里切拉红葡萄酒的风味更加复杂和浓郁,装瓶后它们会被贴上ValpolicellaRipassoDOC(瓦坡里切拉里帕索DOC)的标签。这类酒的酒体中等到饱满、单宁中等到高,具有煮熟的红色浆果和李子的风味,可与烤肉或禽类肉搭配。

对里帕索而言,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去爱她。她曾那么的平凡、微不足道甚至被人遗弃,可她一直在默默忍受着,在第二次发酵中凤凰涅槃,赢得世人的赞美。正是因为曾经的奋不顾身,她才能够在意大利的众多顶级酒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她是经历了重生的,这足以成为她被人深爱的理由。

在葡萄酒界 难道也是分数决定命运吗?


在每一个领域好像都有评分这一说,分数好像是决定了一个产品的命运,当然在葡萄酒界也是有各种各样的评分标准,人们在选购葡萄酒的时候也会参考酒的评分,现在葡萄酒界最流行的就是百分制的评分标准,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个百分制的评分标准。

百分制的起源

如今最流行的百分制评分标准,最初是由现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酒评家罗伯特帕克(RobertParker)在1980年代缔造出来的,他的评分体系也是目前接受度最高的评分系统,他给82年拉菲就打出了100分的高分。

在帕克的百分制里面,所有的葡萄酒的底分是50分,然后依据对酒的观、闻、品等方面打不同的分数:

葡萄酒评分的问题

1、每个酒评家评分标准不一

现在比较常见的葡萄酒评分,大致有罗伯特帕克的《葡萄酒倡导家》(RP/WA)、《葡萄酒观察家》(WS)、《葡萄酒爱好者》(WE)等等,它们都采用流行的百分制,在评级方面也大同小异。在对葡萄酒的基本品质判断上,各个评分系统都没有多少出入。

但是,每个酒评家的评价标准是不一样的,就像有一些酒评家就比较偏爱复杂浓重类型酒,遇到这样的酒,他们就会给一个高分。因此即使是同一款葡萄酒,也往往会出现两个相差很大的分数。

此外,酒评家在打分上的趋向也不一样:有些酒评家向来吝于给高分,有些则刚好相反,所以这也导致了同一款酒分数的不一样。

2、同分的酒,可能差别很大

这个问题非常好理解:同样是90分的酒款,一瓶是加州纳帕谷的赤霞珠,另一瓶则是澳大利亚的西拉,它们之间的风格差异巨大,其味道在不同的消费者眼中也有高低之分。

因此,只有在指定的产区或者风格范围内,具体的评分才具备指导意义。

3、有评分的酒款是少数

世界上的葡萄酒千千万万种,然而酒评家却是非常有限的。一个权威而庞大的酒评家团队,一年也不过品尝一万几千款酒而已,这个数字在所有的葡萄酒里面简直不值一提。可以说,我们在市面上接触到的葡萄酒绝大部分都是没有评分的酒。

4、市场上低分酒根本见不到

在所有被评了分数的酒款里面,只有高分酒款才会自豪地将评分堂而皇之地展示出来。低分的酒是不会宣传自己的分数的,就像你根本不可能在货架上看到一瓶标示79分的葡萄酒。而且,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酒的时候,都不愿意花费时间查询一款酒的具体评分,这也使得当我们见到一款有具体评分的葡萄酒时,就认为该酒是一款高分酒。

葡萄酒评分就是唯一的标准吗?

一定的产区或者风格范围内,葡萄酒的评分可以帮助你更轻松地找到更让你满意的酒款,同时也可以扩展你的葡萄酒知识。但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在充分了解了葡萄酒评分的种种局限性的前提之下,那些数字化的分数对你才有意义。所以,我们在购买酒的时候,也不能只根据评分的高低来判断一瓶酒的好坏。

纳帕谷:葡萄酒的美国往事


它属于新世界,但所酿之酒却丝毫不逊旧世界;它并非波尔多贵族,却被葡萄酒老饕们念念不忘。纳帕谷的葡萄酒,演绎了一段意味深长的美国加州往事。

纳帕谷的葡萄酒

在印第安语里,纳帕意为富饶之地。河流中满是产卵的鲑鱼,天空中遮天蔽日迁徙的水鸟,谷底是野猫、麋鹿、黑熊和灰熊们的家园,野葡萄葱葱郁郁地生长在这里,它们让早期的定居者,比如GeorgeCalvertYount意识到山谷内栽培酿酒葡萄的潜力。1836年,他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葡萄酒园。继Yount先生之后,CharlesKrug于1861年建立了纳帕谷的第一个商业葡萄园。此后,纳帕谷的葡萄园便如雨后春笋般一个接一个地冒了出来,至1889年,纳帕谷已有超过140个酒庄在运营。

随着1933年禁酒令的废止,纳帕谷的葡萄酒产业迎来了复兴,葡萄酒的春天再次来临。如今,纳帕谷是近400个酒庄和多个品牌的家园。尽管纳帕谷葡萄酒的酿造历史并不悠久,但一个多世纪以来,纳帕谷生产着优质的、令人难忘的葡萄酒。尤其在纳帕谷法定产区内,葡萄栽培的多样性比波尔多的梅多克Mdoc或者勃艮第的科多尔C.tedOr还要多。纳帕谷已成为极优质加州葡萄酒的代名词。

上帝的宠儿

纳帕郡因为葡萄树而广为人知,但鲜为人知的是,纳帕郡只有9%的面积是葡萄园,这其中适合葡萄种植的土地不到3%。虽然纳帕谷的葡萄酒产量只占整个加州的4%,但是这里的葡萄酒却享誉全球。纳帕谷宜人的气候使它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花园,品种繁多的水果和蔬菜在这里茁壮成长。但真正使纳帕谷独树一帜的是它拥有难得的适宜酿酒的葡萄。海洋性气候使这里白天温暖,夜晚凉爽,土壤深沉却不过度肥沃,所以生产出了强度、复杂性和平衡兼得的葡萄酒。

纳帕的招牌

纳帕谷罕见的多样性微气候非常有利于种植优良的酿酒葡萄。最著名的要算是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和霞多丽(Chardonnay)了。

在纳帕谷,赤霞珠毫无争议成为公认的红葡萄之王。霞多丽则是纳帕谷种植最广泛的葡萄品种之一。带有纳帕谷酒标的霞多丽多次在世界葡萄酒品鉴大赛中夺魁,即使在法国,与久负盛名的勃艮第霞多丽白葡萄酒相比,也毫不逊色。美乐(Merlot)在纳帕谷也有很长的种植历史。使用美乐酿出来的葡萄酒具有樱桃般诱人的香气,并带有其兄弟赤霞珠的草本植物气息。还有加州最多才多艺的葡萄品种仙粉黛(Zinfandel),它曾是19世纪加州酿酒业的支柱,世界上大多数仙粉黛都种植在纳帕谷。此品种可酿制成轻盈、易饮的红葡萄酒,抑或是酒体较重、风味浓郁且具备陈年潜力的白或桃红葡萄酒。

纳帕的葡萄园

纳帕谷酒庄的种植者们通过安装特殊的保护盒来吸引鸟类,包括猫头鹰和老鹰。鸟类可以通过捕食葡萄园及其周边的啮齿类动物及有害的昆虫以控制其数量。除此以外,这里广泛使用的虫害控制方法是使用硫,这是一种有机的杀菌剂,用来控制果实及周围植被上的霉菌及腐烂。硫是一种天然化合物,存在于水体及土壤环境中的矿物成分,它在有机农业中的使用已被认可。就这样,纳帕的葡萄园通过天然有机的环境,造就了新世界里的佳酿。

梦中朗格多克


在朗多克产左邻右舍齐聚一堂,采收更像是几户村里人家相聚的借口。大伙儿摸索着隐约被踏出的小经来到眼前的一片狼藉,一棵棵葡萄树像是摇滚乐手一般披头散发,包裹在绿叶里一串串大小不均、品种不详,只有与藤蔓一轮搏斗后才能将果实剪落入桶中。大伙儿齐心协力,不出两公顷的作业一个下午完毕,我把手套摘下,大汗淋漓,煞有成就感的目送着小卡车把果实汇总并驶向那未知的远方。下面请让小编带您漫步梦中朗格多克。

这就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朗格多克(Languedoc)产区,说实话,像我这样的采收者简直是画蛇添足,若不是种植方式不允许自动化作业,采摘机在葡萄园里穿梭数次即可。这是被合作社占领的地域,偶尔参杂些赢得街坊邻居捧场的小酒坊和几个可出口外销的精品酒庄;酒与酒之间,质量与价格天上地下。拥有八个酒庄、510公顷葡萄园的吉哈博通(GrardBertrand)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意识到这是法国最能兼容质与量的一块宝地,只要能善用新世界葡萄酒世界更普遍的品牌营销与市场推广,便能把价格合理高质的法国葡萄酒卖到全世界。已获酒评媒体无数好评,在业内口碑颇佳的吉哈其实早可坐享其成,使他不甘于现状的,是眼前这块让他魂牵梦萦的土地ClosdOra。

比起旗下的其他庄园,占地九公顷年产十万瓶的ClosdOra规模实在迷你。位于米涅尔瓦(Minervois)产区质量更优质区域LaLiviniere,庄园每公顷约833公升的年产量仅是产区规定产量的1/5,占地小产量低的典型例子。葡萄园位于朝南的斜坡,天然的古罗马露天剧场型山地结构恰好阻挡了来自北边潮湿的冷风;葡萄田共九块,以西拉(Syrah)占比最大,还有近百岁的老藤佳丽酿(Carignan)与较年轻的歌海娜(Grenache)和慕合怀特(Mourvdre)。脚下的土壤以石灰石为主,西拉的果香因此亲和力十足,其余的土壤则是保水性较好,可帮助抵御干旱袭击的粘土与泥灰土。

有机动力种植法对于酒庄团队并不陌生,其另外三个酒庄(ChteaulHospitalet,DomaineCigalus和ChteauLaSauvageonne)都是先例。不管外界对此举抱有何种心态,酿酒师RichardNollevalle认为,有机动立法的采用明显提升了酒的酸度与结构感,无可厚非的是,对葡萄园投资的精力与时间怎可不影响酒的质量

从庄园的购买到2012年第一个年份的酿成一转眼便是十五年,吉哈明白第一年至关重要:无论是混酿的比例、橡木桶的使用都需仔细考量、拿捏准确。在柏图斯(Petrus)前酿酒师让克劳德贝汝艾(Jean-ClaudeBerrouet)的指导建议下,我不断调配57个橡木桶里的酒我们发现,石灰石赋予西拉清新细腻的口感,颇有北隆河西拉的影子,因此决定,ClosdOra将会是一款以西拉为主、缜密细腻但同时不乏南法热情奔放的顶级干红。

2012年的ClosdOra(43%西拉、29%歌海娜、17%慕合怀特、11%佳丽酿)色呈妩媚的深宝石红,因那年春夏较暖和,奔放浓郁的果香之上淡淡飘着西拉典型的胡椒辛香料气息与地中海灌木丛的芬芳,近100%新橡木完美融合,精工细琢的丹宁与扎实的结构感让笔者深信,陈年后必定大放异彩。

含有49%西拉、25%歌海娜、19%慕合怀特与7%佳丽酿的2013年ClosdOra表现出风格的确立。正如吉哈所言,密致细腻的浆果香让人联想到北隆河种植在花岗岩上的西拉,完全脱离南法常有的累赘和厚重,也因当年天气凉爽,樱桃梅子等成熟果香清新跳跃,架构扎实,层次感分明,果香清晰度的提升让人期待庄园来年的表现。

餐桌上,一杯美酒下肚,感伤爬上了吉哈的脸庞,尽管旁人不忍看着他铁汉的一面渐渐瓦解,此刻吉哈对亡父的追忆,像是泡在热水的茶叶,在酒精渲染的浮沉之间尽情渗出:父亲在我22岁那年意外去世,那天出门前,他仿佛早有预感似的跟我交代了不少事告诉我应如何酿造葡萄酒、如何做一个职业橄榄球运动员。父亲离去后,他中止了如日中天的职业橄榄球运动员生涯并开始接管家族酒庄DomainedeVillemajou,凭借他对商机的敏感触觉,很快在行业里繁盛起来。他回忆道:父亲庆幸我是多么的幸运;十岁便能开始参与采收酿造,等五十岁那年,就能有四十载的经验了。如今还有一年,四十载经验的那个年头便来临了。父亲的话语朴实平淡,听起来像是对儿子未来某一天的期许,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一字一句却凝聚成后辈努力不懈的动力。

如今吉哈的孩子继承了家族传统,从小参与葡萄的采收,吉哈惋惜父亲的突然离去,同时也羡慕孩子们能在自己的庇佑下长大。我像他们那么大的时候,根本没人给我指导,什么都要靠自己。他笑着说道。相信其中的不易,只有他一人懂得。

随着ClosdOra的孵化成型,吉哈也登上了事业的另一个顶峰,然而在座的记者们对这款酒的出色并不感到意外,因为在大家眼里,他一直在通向梦想的道路上摸索前进,从未停歇。

纳帕谷酒庄之旅攻略


关于葡萄酒,可不是只有法国的波尔多出佳酿,用美国加州纳帕山谷种植的葡萄制成的红酒那也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坐落于旧金山附近的纳帕山谷有着非常适合培育葡萄的土地,一年都300天多的晴好日子,由于葡萄怕水,因此种在山坡上,而山下又有大面积的湿地,产生的雾气是葡萄最好的水分来源,湿润又肥沃的纳帕山谷从而变成高品质葡萄酒的完美产地。纳帕酒庄的主要葡萄酒品种有霞多丽、赤霞珠、黑皮诺等等,这里产出的酒曾在巴黎盲品的红酒比赛中打败过波尔多5大酒庄的葡萄酒。纳帕山谷的红酒,可不一般呢。

纳帕山谷的酒庄有大大小小200多家,知名的大酒庄如一号乐章酒庄(OpusOne)和罗伯.曼德威酒庄(RobertMondaviWinery),精致幽雅,生产线更是规范一流。其他不少家族式经营的小酒庄,风格传统古朴,酒味也依然浓郁,甚至有着一股子的年代感。这里的杯酒人生,尚需你亲自来品一下。

交通

从旧金山自驾可以走US-101公路往转I-80公路,再走CA-37公路进入CA-29公路之后,进入CA-221公路,再前行沿着WImolaAve/SoscolAve开,来到SoscolAve.后,左转至3rdSt,再开至BrownSt,即到纳帕酒庄地区。全程约1.5小时。

特别提示

葡萄酒因质量不同,价格也自然不同,最顶级的红酒更是难以估价,纳帕山谷当然也不缺少很多物美价廉的葡萄酒庄,例如曲雀罗酒庄(Trinchero)和谷圆(ClosduVal)酒庄的红酒大都在2、30美金左右,是不错的选择。几乎每家酒庄都有现场品酒的服务,美酒虽好,可别贪杯哦。

法国婷芭克世家酒庄


婷芭克世家酒庄创建于1626年,在1898年的布鲁塞尔(Brussels)国际葡萄酒大赛中婷芭克世家特酿雷司令(FredericEmileRiesling)一举夺得比赛大奖,自此,婷芭克世家酒庄成为阿尔萨斯最响亮的名字而扬名四海。

400多年前,婷芭克家族便开始在法国东部的阿尔萨斯上等葡萄园内酿造品质优秀的葡萄酒,无可挑剔的严谨风格为婷芭克世家赢得了美誉,婷芭克世家酒庄城堡风格高贵而古朴,所酿制的美酒酒质稳固,雄浑,果香十足,是法国阿尔萨斯(Alsace)最杰出的酒庄之一。

婷芭克世家酒庄拥有25公顷的葡萄园面积,另外还有56公顷的面积合同。葡萄园内种植着41%的雷司令(Riesling),33%的琼瑶浆(Gewurztraminer),15%的灰皮诺(PinotGris),10%的白皮诺(PinotBlanc)和1%的麝香(Muscat)。婷芭克世家酒庄优质葡萄酒主要产自圣桅楼葡萄园(ClosSainteHune),该葡萄园大小为1.3公顷,并且是一个被围起来的园地。

婷芭克家族200多年前就开始拥有这个葡萄园。圣桅楼葡萄园的葡萄树栽种于黏土和石灰岩的土壤中,树龄低于30年,每公顷平均产量在5,000升左右。这片葡萄园种植着典型的雷司令,毫无疑问,它生产出法国最优质的雷司令,可与世界上所有的雷司令匹敌。

婷芭克世家酒庄的葡萄酒都没有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而是放在不锈钢酒罐或中性木桶或旧木桶中发酵并陈年,而且都在该年份的12个月之内装瓶,一些甘甜的珍品除外。婷芭克世家酒庄的葡萄酒发展得很慢,所以陈年得很好,年份酒在瓶中陈年至少4年之后才会完全释放。

婷芭克世家酒庄主要酒款包括圣桅楼葡萄园雷司令葡萄酒(RieslingClosSainteHune)和圣桅楼葡萄园雷司令晚收葡萄酒(RieslingClosSainteHuneVendangeTardive),酒庄近期最佳年份包括:1999年、1995年、1990年、1989年、1983年、1981年、1976年、1971年和1967年。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